念恩感恩报恩
法门寺学僧

俗话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周朝享有800年的基业是离不开“仁、义、礼、智、信”与孝道之心的。“饮水思源,观功念恩”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如负重物,坐立不得安稳,吃不下睡不着,如久病缠身,无精打采,三年乳哺,付出一切艰辛。我们有没有想过三年来乳哺了多少奶水,是母亲体重的5至6倍啊!夜晚孩儿尿床弄湿被褥,母亲赶快把孩子移到干燥的地方,而自己却睡在又湿又冷的地方,丝毫没有怨言!又是谁教我们学走路,省吃减用,供我们读书,学习文化知识直到成家立业?而母亲加上身心疲乏也懒得打扮自己,漂亮衣服都收起来了,也很少对镜梳头。为了子女能得温饱,自己挨饿受冻,也心甘情愿。只要儿女欢喜快乐,父母就感到安慰,慈母的恩德如大地持载,滋生万物。
小时候每逢我病重,母亲都到病房亲自陪伴,从没离开过半步。记得有一次,夜里我发高烧,天下着雨,母亲不顾一切抱着我东奔西跑去找医生,像是一个迷了路的小陔下子找不到出口,不知如何是好,焦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来到医院,母亲敲喊着医生的门,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对不起打扰您休息了,麻烦您,开一下门给孩子看看病,好吗?医生开了门说了一句满不在乎的话:“又是你们,总到半夜敲门,明天再看不行吗?”母亲流着泪说:“麻烦您了,孩子发高烧很严重,不能等了!”我哭叫着不打针。母亲慈祥地哄着我说:“听话,打完针病就好了,妈妈再给你买鱼吃。”每次吃鱼母亲都把肉留给我们,而母亲说他喜欢吃鱼头,直到现在我学习佛法,《劝发菩提心文》、《父母恩重难报经》才知道母亲的用意,养育之苦“知恩报恩,孝感天地”“将心比心,才能获益,对境照镜方知毛病。”
社会上有的家庭很多已成为没有亲情的家了,成为金钱关系。总觉得父母应该给我的,甚至欠我们的。有位老板,很有钱,儿子每次放学都向他要钱去玩游戏、上网等,使父母悲痛心乱!清早外出游荡,直到深更半夜才回家,父母时常祈祷佛菩萨保佑儿子平安。但他从不体会父母的关心,爱护,从不想钱是从哪里来,直到破产。这位老板只好做了点小生意,但孩子也知道家中的事,所以也时常帮父母料理一下。有个人问老板,现在和以前哪个过的好?老板说了一句“金钱换不来亲情。”
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色身,从哪里来?又是谁在艰辛的岁月里把我们养大成人。母亲为了我们,一双如玉的手洗涤过多少的不净物,变得粗糙,伤痕斑斑,可怜又可敬的慈母心,为儿子无条件的牺牲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却换来一脸的憔悴倦容!有些儿女一旦长大,就不知孝顺父母,奉养父母,对父母的教诲不加理会,或出言顶撞,甚至怒目相视如仇家……这都不应该,在此有个事例,看看我们应该怎么去抉择:父母和妻子,同时掉进水中,我们先去救哪个,现在很多都会救妻子,但我们别忘了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父母只有一个啊!我们不管做错了什么事,母亲都会是第一个了解,原谅我们,在母亲心中永远都是好孩子。希望我们当下知错就改。孝养父母,不怕错误,就怕不改。
我们在俗家时还可以照顾父母的衣食,现在虽然出家,应该也教父母信仰佛教,明白因果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粒稻种子拌在不同的土壤里会以不同的因缘生长结穗,水、肥充足的必丰收,瘠土上的稻穗必贫枯,一粒稻种子都有明显的因果差异,我们相信“如是因,如是果”的业报真理,时时警惕自己,不要放逸六根种下恶因,否则感恶果时已悔之莫及了,只有依靠信佛念佛,皈依三宝并食素,孝养父母,作个佛教徒让父母从佛法中离苦得乐才是最大的孝。
儿子的出家目的是为了圆满地报答父母的深恩,而一片孝心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把心扩大到去爱一切苦难的众生,量大福大,爱一切众生都像母亲爱子女一样,犹如一滴水放大海中永远不会流干。不公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而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趋入涅槃之乐。
人际(父母六亲眷属)之间因缘,要及早把握,不要留下人生的遗憾,经常保持一颗忏悔心觉得我对不起一切众生(父母)有了这颗有谦有让不争不执的心就可以避免贪、嗔、痴烦恼的染污。
只有诚信三宝,皈依三宝,亲近善知识引导我们学习佛法,互相帮助,人事关系自然随之和谐了使每个人都真正拥有法喜、法乐,吉祥幸福的人生。感恩三宝加被,最终我们得到究竟圆满菩提果,涅槃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