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僧众弟子 |
甘肃天水之行见闻记(之三)
慧
超
慧
行山愿海,不弃众生
下午15:00,我们一行顺利地到达天水市,车子停在了东安饭店门口,望着窗外翘首企盼的信徒,男女居士都穿着海青,手擎鲜花,整齐排列,一直排到饭店的楼梯口。大和尚下车后,微笑着与前来迎接的悟空法师、天水市麦积区两级佛教协会的领导以及天水市麦积区政协主席张广禄、区委副书记王晓琴、区人大副主任张钰、区政府副区长任丽华、区政协副主席兼区委统战部部长陈新宇等人一一握手,并微笑着向信徒挥手致意。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人群已经簇拥着和尚上了电梯。
等我拿着行李弄清和尚的住处,赶到600房间去找和尚的时候,和尚已在房间等我和悟修法师了。和尚吩咐我们先休息一下,18:00到二楼用餐,晚上可能有客人来访。我自己胃口不好,很遗憾没有跟随和尚去用餐。18:30,和尚和悟修法师终于回来了。我赶紧给和尚泡茶,这时悟修法师正在向和尚请教问题,我急忙凑了过去。悟修法师说:“和尚,席间你说中国科举制度为什么不考佛法的问题,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呢?”和尚说:“封建科考制度中的命题,以儒家的为主,道家的次之,佛家的东西不考,是因为佛法太深奥了,封建帝王和士大夫都搞不懂佛家经典在讲什么?并且佛家经典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研究透的,所以科举中没有佛家的东西。”
和尚说:“对于封建王朝的佛教我也是有所思考的,佛教可分为‘士大夫的佛教,僧侣的佛教,平民百姓的佛教,国王神道设教的佛教’,其中,国王神道设教可归入到士大夫的佛教中来,因为他们多数会把佛教作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而佛教能够薪火相递,灯灯相续的传承,主流是僧侣的佛教,平民百姓的佛教多数是求平安,发财,健康,升官一类的东西。”
我暗暗高兴,不知不觉中又分享了一些和尚的研究心得,对佛教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真是“人伴贤良品自高,鸟随鸾凤飞腾远”啊!
19:00,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德哇仓活佛率众来访,陪同人员有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理智法师,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才项,省宗教局副局长卓俊才等领导。德哇仓活佛一进门口,便给和尚敬献了哈达及赠送了一尊本师释迦牟尼的佛像。我急忙箭步向前,双手捧过来,把他放到壁橱上供养,这时,我发现悟修法师正在背后给和尚接见的人员一一照相留念,配合的相当默切。随后,理智法师、才项、卓俊才等领导一一向大和尚敬献了哈达及其他的礼物。
宾主之间进行了友好亲切的交谈,德哇仓活佛首先代表甘肃省佛教协会向学诚大和尚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崇高的敬意。和尚说,感谢甘肃省佛教同仁的热情招待与精心安排。
谈话中,和尚说:“甘肃佛教给我的印象很深,我和甘肃佛教也很有因缘,自去年6月10日有幸参加甘肃省佛教协会的换届工作以来,今年6月10日又将很荣幸的参加悟空法师荣膺仙人崖灵应寺全山方丈的升座大典,并为悟空法师送座。‘佛法真是不思议’,在短短的一年中,甘肃佛教在省佛教协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教群众增多,佛教与政府配合协调的很好,看到佛法在这片沃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德哇仓活佛说:“我对学诚法师的学识与人品非常的敬佩与尊重,希望学诚法师经常能来甘肃参观交流指导工作。”随后,真诚地恳请和尚为他题字留念,和尚欣然提笔为德哇仓活佛写下了“常随佛学,吉祥如意”的法语结缘。这时,客厅已经聚集了省佛教协会、定西青烟寺主持持瑞法师,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天水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甘谷大象山永明禅寺方丈道证,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兰州玉佛寺主持僧莲等数十位仰慕大和尚的法师居士,整个走廊里都是要见和尚的信徒,大家纷纷请求大和尚题字留念,和尚没有半点怠慢的意思,抖擞精神,面带微笑,连续写了近三十余幅的法语勉力大家勿忘修行。大家看到和尚太累了,都不忍心向前求字。正在踌躇之间,和尚问:“大家还有写的吗?今天都一一满愿。”和尚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就嘱咐我和悟修法师,赶快把带来的《法炬》与《北京龙泉寺四月初八浴佛法会》的光盘赠与大家结缘。和尚非常细心,暗示我把礼物递到和尚的手里,然后,和尚再一一双手送到大家的手里。大家受宠若惊,非常的激动,满怀感激的站到一旁。
有人腼腆的问我,可以和大和尚照相吗?我急忙走到和尚的跟前,问和尚的意思。和尚一听,满口答应。于是,大家满心欢喜的排起了一字长蛇阵,一一向前与大和尚合影。我暗暗地观察和尚,发现和尚脸上始终是笑容可掬,神采奕奕,没有一丝一毫不耐烦的情绪。一一满愿的信徒,心满意足的陆续离开,对他们来说,此行不虚,终于和期待已久的高僧合影了,那将是无比荣耀的事情,甚至可以说,会影响他们一生一世。
我在想,和尚无论走到那里都受到人们的爱戴与尊敬,其实,这正是和尚长期不舍弃众生,日久功深的修行“慈悲与愿力”的果报。和尚的秘诀也不过是对“因缘果报,真实不虚”的笃信与践行!诚如佛家所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恶人,人亦恶我,我慢人,人亦慢我;此感应自然之理,切不可结怨与人,结怨与人,譬如服毒,其毒日久必发。”
前一篇:(俗众弟子)学佛是快乐的
后一篇:(僧众弟子)参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