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无限的意义
福建佛学院

2000年4月,笔者有机会参加了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在厦门南普陀寺举行的“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使命——演讲法会”。法会讨论的主题是关于未来佛教发展的方向,以及在新世纪里,佛教如何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如何把握机遇,在新世纪里完成佛教复兴的伟大使命。
参加法会的除了参赛选手及佛教界代表外,还有佛学研究专家、学者、居士代表等。针对当前国内外佛教界的现状,以及对将来社会的发展方向,作科学的、系统的分析,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有的提出,在新世纪里,佛教的发展方向在于完成教内自身的五大建设;有的认为心灵环保是当前人类最需要的——人类需要和平;有的认为发扬佛教慈悲济世之菩萨精神,积极地入世、办慈善机构、办希望小学等,以实际行动,体贴关心感化世人,消除世人对佛教的误解,真正在人间、在人群中实践大乘佛法;有的代表提出了生活佛教的新理念。还值得重视的一点是:专门研究佛教历史的邓芝美教授,对未来佛教发展作出了科学预测,提出了九条建设性的意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次法会,可以说是国内佛教界高水准的一次论文答辩。面对新的一个世纪,这次法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唯一让笔者感到失望的是,有一位代表提出:“如何让多数人相信因果?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大问题)。”佛教的一切理论都依缘起的因果法则而建立,佛教被误认为是迷信,大多也是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具体的、详尽的、善巧的、让人信服的说明;佛学理论又比较高深,所以因果的理念不容易为大多数的人们所认知,现实社会中多数人不能接受“生命不是一期的,是无限的”这一理念。这就成为在现实社会中弘法的一大障碍,现实给我们提出的挑战就是这个,“如何让多数人相信因果?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契合当今时代的主流,才能更积极的弘扬佛法。当时论主只是回答说:“把经论里的道理讲给他,再把因果故事讲给他,如果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三次,一直到他相信为止;要是他真不相信那我也是没办法了。”这种回答似乎是很有道理。确实这种持之以恒、契而不舍的精神值得佩服,也值得提倡,这种“没办法的‘无奈’也值得同情”。
可我对这个答案并不十分的满意——我不是对论主的回答不满,而是觉得这个时代的人、社会、生活、文化的背景都不同于过去了。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昌明,由此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在弘法过程中,如果还把那“从前有一位书生上京赶考……”之类的故事拿出来,我看是很难说服别人,要让他相信因果,可能性是很小的。但是怎样让更多的人相信因果——特别是知识分子?我脑海一片空白,居然是一点主意都没有。
我带着这个问题回到了广化寺。
说来也巧,我正为这个问题苦苦思索,一筹莫展之时。2000年4月28日,日常法师专程来佛学院为同学们讲开示。第一堂开示,一开始,老法师就提出“生命无限”这个命题。并且列举了美国研究生命现象取得显著成果的几位科学家以及他们研究的结果。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最终说明:生命并不是多数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一切生命都是一期的,死了就没了”。“生命是无限的”——它正好证明了佛学理论的正确性。当然,我并不是说是“科学发明了佛学”。佛陀为一切智智,从自性心田流出的一切法,是真理——永恒不变的真理。这真理,用那实验室里粗糙、笨重的所谓精密的科学仪器,显然是无法了知的。不过科学越是昌明越能证明佛学理论的正确和伟大。合理的利用这种科学的研究结果。对佛法的传播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因为它能适应一类不容易接受因果理念的众生。当然,并不可能是唯一的或者是最好的方法,但也是一种很好的善巧方便。
“生命无限”这在佛教本身来说,是一个根本的理念,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直到今天,西方科学家经过研究,才证实了“生命是无限的”。尽管这个证明实在是来的太晚,但是在这个时代,亦是具有其深远的意义!“生命是无限的”,对于那些认为只有实验里的科学才是正统,才可相信,而对超前科学的佛学不屑一顾的人们来说。在科学权威面前,也许他们崇尚科学的理念,正好可以让他相信“生命是无限的”。当他认知了“生命是无限的”之后,确信三世轮转的因果是科学的,并不是迷信。相信自己有过去,还有未来。让我们改变原来错误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让人们行动起来,为自己的“来生”负起责任——这在新的世纪,对佛教的复兴具有非常之意义!
从本质上讲“生命无限”,其重大的意义是“让更多的人接受因果理念、更多的人具足正见,就会有更多的人趋于解脱”。若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则是“我们需要一个和平的世界、一片美丽的蓝天”!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一直朝着这个方面在努力。只不过走的路可能有些不同。但是相信生命无限、相信因果、相信佛法。这条路才是达到目的的最佳选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