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人生目标的省思
佚名

在我出家后四个月,一个真正属于我的人生目标与人生方向才显现在脑海中。
出家已经四个月了,师父与师兄都想让我去读佛学院,而我呢,也认为应该多读一点书,以后也好对自己有帮助啊。但直到我上了佛学院的第一节课时,透过法师所讲的内容,我才发现,原来我的希望、目标是如此的渺小,不值一提。继而我便开始制定另一个目标:在这里我要做得最好,考得最好。但法师知道我有这种心态后,便对我说:“咱们出家人来这的目的是学佛,能以自己所学到的正法、教理去教导他人,使其也能同受法味,更愿离苦得乐。虽然知道了学佛的目的,你也不能拼命地急着看大乘经典乃至三藏十二部,因为基础尚未打好,如何能将这些看懂,读懂呢?”法师的这些话,虽听起平实无奇,但其中所含摄的意思却是很深广的,方才使我有了一个真正的理想目标:发大悲心,广度有情!但这种目标对我来说,却是忽隐忽现的。因为,当自己心态散慢时,便将它仍在一旁了,要在法师的提醒之下我才会用一段时间,将这个目标唤回我的大脑,只不过这个目标的存在时间太短了,到现在为止,我仍然残留着这种心态。
离开先前的那所佛学院,现在来到这里,我有许多地方都得到了“改变”,但我所确立的目标却从未改变过。由于我自己的习气毛病甚重,故而感觉这个目标好像离我太遥远了,根本无法触到,就更难说“实现”了。也许是因为这目标太遥远了,再加上我的习气过重,到这里都这么长的时间了,我才真正地发觉我们修行人的第一个目标是:须先打好学佛的基础,然后学更高层的佛法内涵,进而再确立一个更高的目标。这样依照次第而行之,才能使自己的目标易于达到。
我体会到了:如果要实现一个目标,就必须靠自己,尽力而为。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改变自己的习气毛病,希望我的人生旅程能如所说的一致,认真对待,不再没次第地胡诌一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