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俗众)生命的摆渡

(2006-05-05 18:25:03)
分类: 俗众弟子
生命的摆渡
灵修

(俗众)生命的摆渡

        此器世间刹那成坏,蓦然回首,《法华经》读诵法会已如昨夜幻梦了然消逝,虽历历在目,却一触摸便成空。然而些许沉重的元素却在如此起伏激荡的幻景中,逐一沉淀,融入血脉。灵山一会终未散场,世尊的殷勤嘱咐与诸贤圣僧对如来家业的赫赫担当日月般浩然可视。
        结行总结,法师画龙点睛,一语道破大和尚在龙泉寺举办法会的目的:在此末法时代,众业沉堕,仅靠一两位贤圣僧的个人成就,而非僧俗二众共同发心,扶大厦于将倾,浩劫在即。法师又引大和尚的开示:“学佛的方式有多种:打坐、念经固然重要,但这个时代最为缺少的,还是护持佛法的人。”此刻,固结在心中的一个疑团豁然开解——一直被“福慧之旅”和众多法会感动着,然而感动之余却茫然——这份善对内心的震荡是真实的吗?为什么走出庙门,心仍然武装上铠甲,依旧麻木?古来高僧大德如莲池大师,不是一直反对僧众大肆举办斋会,力主修禅定吗?这样的法会,除去佛教的理论骨架,其它的温馨柔情与慈善事业或其它宗教的爱心集会有什么区别呢?
        一切的一切在那一刹那冰释,我不禁为自己的狭小心量和短智而惭愧,又为大和尚和师父们的悲愿所折服——他们在自己正当年盛,所谓修行的“黄金时期”,放弃了独处山林、志乐禅定的意愿,而选择投身污浊娑婆,携手众生,慈航共渡,至于彼岸。在我们凡夫境界,并不能窥测师父幕后弃舍生命的牺牲——当初阿底峡尊者入藏时,护法已明确告诉他,进入雪域弘法,必定减寿二十年。但是为了让雪域净土再度遍布法音,尊者毅然离开印度,远赴西藏,中兴教法,所以才有我们今天闻到的“三主要道”传授。同样,我们所至诚敬爱的师父,当初回国弘法时,也曾被师长叮咛,要么利他宣讲《菩提道次第广论》,要么闭关个人取得更高的修证成就。师父在这期间所经历的一切难行苦行,并非我们现在幸福甚至安逸修学《广论》的道友所知。
        同样,大和尚和师父们做出的牺牲,难道我们也要愚痴到“请佛住世”那天才有所觉知吗?
        从龙泉寺回家后,一直对自己学佛以来的种种邪见和贪执而忏悔。为什么学佛?口口声声宣称是修大乘法,行菩萨道,却一再因为强烈执取个人成就,逃避,放弃与自己习性不相应的环境与众生,还心安理得为自己开脱“我现在没有能力,所以要先成就自己” 。作为一名佛子,甘心做默默无闻的铺路石,随份随力地去承担如来家业,难道不更为重要?
曾经看到对发起菩提心的三种譬喻。“国王型”——自成佛后,再度群生;“摆渡型”——与有情同登彼岸;“牧羊型”——如地藏王菩萨般看守众生皆入安稳道竟,方成佛道。不管何种类型,都是放下丑恶而顽固的自我,全然融入了诸佛菩萨不生不灭的悲智之光,同时也返回了自心最纯然的佛性。
        众生无边,摆渡无尽!当愿所度有情,念念感恩,“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