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和尚的一封信

方丈大德:
阿弥陀佛!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转眼“五、一”又悄悄到临了,多么想在佛教圣地广化寺拜见久未见面的师长大德。
98年广化寺十多天的闻思学习给我的人生增添厚实的一章,那浓浓的佛教文化氛围和法师们的人格魅力,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儿提时代,妈妈带我到寺院,一住数天,打扫卫生,采花供佛…… 宁静的佛门,是我最神往的地方,每当路上看到比丘、比丘尼,恭敬之心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
人生如一张白纸,其后发生的一桩桩事,都在纸上留下痕迹,随着岁月的增长生活中我发现了漏洞和缺陷,我的心也落入了灰尘,我曾不知不觉中造下不少恶业,而后在我生命的河流中,也遇到暗礁和风浪,飘泊其中苦不堪言。
感激佛法救了我的身心,让我在迷茫中看到希望。生活中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人心总是随着外境起落落。对娑婆世界产生厌离的心,我渴望善知识引领我,让我在法雨的滋养下,早日趣向解脱之道。于是急于求成的心就像蜜蜂眼中的花朵,时时吸引我的目光。
是您谆谆善语:“佛教是中庸之道,你用太多的水和肥料去培育一株花会适得其反。”是您教我学会思索:怎样用佛教的智慧去破译生命的密码?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己的生命?怎样用正知、正行、正见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顺逆境?怎样在繁忙之中不忘反省自己的心灵世界,观照自己的精神需求?怎样在奉献与索取之间,在自我实现与他人裨益之间寻找平衡点?怎样为自己的未来生命规划蓝图?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设计者和主宰者。
这几年我无论身居乡村或城市,经常翻阅祖师大德的传记和教言,渐渐的明白佛教与众不同,更要求尽善尽美。我也要学习审视与思考,学习接纳与选取,学习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的理念认识事物,不断学习,反思昨天,把握今天,只有这样才能超越明天,只有时时事事按大德的教诲在发起出离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为利乐有情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一切镜花水月,心魔幻景都会像早晨的迷雾被智慧的阳光驱散。
退休后,命运的航船将我载入与马祖岛隔海相对的海岛黄岐,业障重的我劳心费力地教导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的脚步在教室、办公室和宿舍之间移动,感激校领导的照顾,让我有时间放松心身,忙碌中去寻找宁静。可是我虽知“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但如何把握心念,专注念佛,我做的很差,对佛法的理念领悟不强的我依然停留在浅层的体验之上。
发愿投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我努力的人生目标。有朝一日来生到娑婆世界弘法利生时,也要有坚定的道心,高尚的戒德,具有管理、弘法、研究的综合能力,续佛慧命,无悔无怨地将自己的心和身奉献给佛教事业。
生活在感恩世界中的我,在《法炬》中到您法相庄严,风采胜过当年。无比高兴祝您慧灯永矅,更祝愿佛教事业蓬勃发展,指望今年能有殊胜的因缘,再次聆听您的教诲。
赛英顶礼
2006、4、1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