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依师
传崯

我这人慢心很重,以前在社会上做事较认真负责,故在做事方面有点经验。出家以后,在寺院做事,好像还可以应付,不算太难。又在学习上,由于宿世带来一点善根,以及平时稍微用功,学习成绩不错,因此自我感觉良好,高慢心就生起来了,表现在:对师长及其教授信心不够,持有已见。例如:今年自己在云水堂工作。在云水堂前面有块草坪,杂草很多。有些法师提出建议,抽空整理草坪。由于种种因缘,这件事搁在那里,直到暑假,刚好佛学院新招生,学僧住在云水堂,常住安排这些新生参与常住班一起出坡。我想抓住这个机会,就与僧值师商量,分一部分学僧来清理草坪上的杂草,学僧也很配合,干了两早晨,但草还没清除干净。这时,僧值师对我说:“法师交待,除草工作暂时停止,让同学们到农场去出坡。”我当时一听,心里就不服,农场属于常住,草坪也不是我个人的,还不是同样为常住服务?而且事情怎么能做了一半就不做了?!僧值师强调这是师长的意思。我听了,没表示否定,但心里却想法师搞不清状况,不善观缘起。不过只能无可奈何接受安排,持有异见(内心有邪执,垢器过),故对师长的教诫也不入耳。“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由于自己造了依师违缘的业(上面所说仅仅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故与师长的缘渐渐疏远了,远离了师长,远离了师长所带的团体,也远离了善法。其中虽然也做了一些事,但在做事过程中总是出问题:或与人沟通不好;或总会伤害别人;还觉得自己是为了把事情做好,有道理,都是别人不会办事(自赞毁他),心总是朝外缘,观别人的过失,而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心很浮燥,粗猛,有时即便是看到自己有过失却也调整不过来。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直到师资班开始上广论课。在听闻轨理“于法法师发起承事”中提到“应无杂染”,我对照自己所作所为,发现自己承事师长的杂染太多了,发现自己内心缘不到善法太久了,故发心一切重新开始。刚好佛学院成立学僧会,随顺缘起,再次亲近师长,发心放下我慢,好好依止师长,按照经论教授依止师长,针对自己最欠缺的部分,选择性地进行对治。首先是应时听闻,表现在:无论是在教务工作或学僧会工作方面,学会事先请教师长,事后及时反馈师长。其次是随顺正行,表现在:对师长的教授虚心接受,有时自己有想法,当面与师长沟通、探讨,放下自己的知见。有时放下自己知见很苦,但是经验告诉我执持已见没必要。因为我执取的意见都是朝果相看齐的,而果相的呈现是诸多因缘所成就的,缘起法又是无常的,根本不可能随顺我们的计划一成不变地发展。事情的结果经常会与最初的构想有所出入,这样观察后我明白了,对果相的执取是一种可笑的无知(不懂缘起法),若因为这不可捉摸的果相而与师长造下违缘,更是彻底的愚痴。所以,我选择了随顺师长教授行持。由于平时这方面串习得少,故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不是忘记了请教或回馈,就是时间上不够及时。但我将继续努力串习,如理依师。在这过程中,感觉到自己什么事都要请教,好像不如以前单打独斗自在,抉择事情时反应也迟钝了。但也发现对人那种生硬态度改变了,与师友沟通时心也调柔了,关系也改变好了,呈现出来的善法也能感受得到,烦恼也少了。看来,在慢心方面还得继续用心对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