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听女孩唱出爱

标签:
娱乐影评健听女孩美国家庭 |
分类: 电影院 |

暑期,虽然不乏抢夺青年观众的影片密集上映,但是从口碑的角度来说,却往往因为主题偏轻以及为随后的颁奖季冲刺做准备,而呈现一个佳片的相对淡季。在暑期即将结束之际,一部美国电影《健听女孩》(曾译名《终曲》)打破了沉寂,赢得一片好评。其实,这部影片早在2月份参加圣丹斯电影节时,就已经成为“爆款”作品,连夺美国剧情片单元观众奖、评审团最佳群戏、导演奖以及评审团大奖,如此佳绩,更是让苹果电影以创纪录的超过250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该片全球发行权,于流媒体apple TV 独家上线。
这部影片由名不见经传的夏安·海德执导,翻拍自法国多年前出品的影片《贝利叶一家》。一般而言,翻拍片往往很难超越原作,这在中外影坛屡屡被证实,但《健听女孩》是一个例外,其在烂番茄网拿到影评人和观众双95% 的新鲜度评分,在豆瓣上的评分达到8.6,超过原作的分数。该片的故事很普通,讲述了一个聋哑家庭的故事,除了父母、哥哥,只有家中的高中女孩露比是听力健全者,这也是影片译名的由来。以弱势群体为主角的影片,稍不注意,就会陷入滥情甚至是说教的表述,但这部影片的视角不同,以家庭之爱的探讨回答了聋哑人该如何融入社会的问题。
其实,弱势群体这个名词本身就带有某种非公平的视角,所以,影片中露比同学对其家庭的嘲笑,父母和哥哥对露比在对外交往方面的依赖,虽然看似方向迥异,但传递出来的都落脚于对“弱势”的相同认识。所谓的“弱”,说白了,就是相对于大多数的不同而已,差异并无强弱之分,生理的缺陷不过是生活状态的不同,这与每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差别也并无二致,只是一个显现、一个隐含罢了。所以,对所谓弱势群体的关怀,不是居高而上的道德同情,而是接纳、包容的平等对待,这一点对于“弱势群体”自身也是一样的,融入社会的障碍不仅是歧视,更有自身的示弱与怯步。
三观正,影片给观众的观感才是舒服的,这与结局是否“大团圆”没有直接的关系。影片中有两个片段是非常感人的,一是在露比的毕业演出中,编导特意设置了一段聋哑人听力状态的镜头,在无声的画面里,露比的父母观察着周围听众的反应,来寻找对于露比演出效果的判断,让感同身受有了直观的表达。二是露比的父亲用手感触露比演唱的段落,那种渴望跨越听力障碍,了解女儿美妙歌声,传递爱与支持的无声之举,的确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强烈效果。爱,真的是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