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斯陆的曙光能否延续

(2021-08-31 06:00:22)
标签:

娱乐

影评

奥斯陆

巴以和谈

历史

分类: 电影院
奥斯陆的曙光能否延续

 

近来,最引人注目的国际事件,无疑是在美军撤离后,塔利班迅速夺取阿富汗政权,建立起一个伊斯兰酋长国的新闻。这一事变,令人对中东、中亚地区的局势再度担忧起来,太多的不确定性以及各方势力的博弈,让这个动荡的地区重新陷入不稳定的局面。在这一地区,除了新近爆发的新闻,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从未间断的冲突,也一直是地区的不安定因素,和平与战争之间的飘摇,让老百姓的生活在希望与失望间荡来荡去,冤冤相报何时了似乎成了几代人无解的难题。

今年的5月,一部以上个世纪90年代初巴以秘密和谈为背景的影片《奥斯陆》上映,该片改编自同名话剧,反映了1992-1993年间巴以双方在挪威方面的斡旋下,于挪威首都奥斯陆首次面对面地展开和谈,并最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见证下,于美国白宫达成和平协议,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实现历史性握手的事件。影片从双方代表战战兢兢、彼此充满敌意的初见面开始,到历经波折与妥协最终实现和谈的历史画面结束,全方位地展示了这次秘密和谈打破坚冰走向妥协的种种不易,细腻而不带偏袒地将双方在多年矛盾累积下形成的误解、认识乃至仇恨真实而生动地呈现和剖析开来。

奥斯陆的曙光能否延续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大事件的启动是通过民间渠道展开的,但也正是开始阶段的非官方性,为双方消除敌意,开启接触、了解直至理解的通道提供了可能。如果谈判限定在法律文本的层面与政客的针锋相对中,听到对方声音的意愿不会强烈,妥协更是完全不可能的。而正是因为双方抱着拥抱和平的期望,愿意在隔绝彼此的鸿沟两岸向对方迈近一步,将对手当作同样有血有肉的人来看待并沟通,和平也才能在双方的努力下一点点靠近。正如影片中的以色列外交代表乌里对巴勒斯坦同行艾哈迈德所说的,“我们的人民生活在过去。让我们找到一种活在当下的方法。”

在这一和谈中,既维护各自利益又适当妥协的双方谈判代表固然值得人们致以敬意,但站在中立的角度,不对谈判进行任何实质性干涉的那对挪威夫妇——外交官莫娜·尤尔和民间智库负责人特耶·罗德·拉森更是值得尊敬的普通人。无论是最初和谈的提议,还是过程中不卑不亢的斡旋,或是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那片焦土上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两人,最能体会和平于其的珍贵,这也是他们历尽艰难始终坚持而不放弃的动力所在。尽管,奥斯陆协议并未能带来最终的和平,巴以双方仍在武装冲突中消耗着,但和平的种子已经播下,终会有更多的小人物从历史苦难中觉醒,愿意放弃敌对向着和平的目标慢慢汇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完美角色乃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