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生活满天鸡毛

标签:
娱乐影评大象席地而坐国产胡波 |
分类: 电影院 |
终于看完了《大象席地而坐》,说是终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让我在打开视频前要再三想一想,一是影片的导演剪辑版有3小时50分钟之长,许久没有接触时长如此超常的电影了;二是听说影片很压抑,需要一个心情相对平稳的时期来看;三是影片的导演胡波(笔名胡迁)在电影公映前自杀离世,这让我观看此片的感觉也有点复杂。当然,以上的想法其实都是借口,如果想看影片只需一个动作,那就是打开视频,进入电影的故事,暂时忘记周遭。对待生活,也是如此,少想点有的没的,往前走。
这部电影改编自导演自己的同名小说,影片先后获得了2018年第68届柏林电影节论坛单元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和最佳处女作奖特别提及,第55届电影金马奖6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剧情长片、最佳改编剧本(胡波本人)和观众票选最受欢迎影片三项大奖,2020年又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华语电影。只可惜所有这些肯定,胡波本人都看不到了,2017年10月12日,只有29岁的他自缢身亡,在抑郁症和创作执拗的双重压迫下,选择用死亡逃离无法走出的困境。在他的身后,争议并未停止,他与投资人王小帅导演的冲突,他生活的拮据,都被无限放大,而他的内心感受如同他镜头里的人物一样,被忽视了。
这是一部很丧的电影,与正能量毫无关联,呈现的是满满的社会问题。所有的人物都在走向绝望的路途,遇见的人充满恶意,遇到的事令人恶心,每个人都缺乏心平气和,满是戾气,更令人痛心的,是草根间彼此的伤害,人人从私利出发,只想让自己的痛苦转移到他人身上。尤其是四位主人公,都处于被家庭抛弃、被社会嘲笑、甚至是被身边人背叛的状态,但也或许是这样的不堪,让他们在无所谓的保护壳下慢慢地靠近着,最终结伴去往满洲里,去看那头同样毫无意义整天席地而坐的大象。这头只闻其声未见其身的大象,似乎是他们没有价值的生活,但又好像是一个因为未知而残存一丝希望的未来。
影片选择了空气质量最差的北方冬天来拍摄,整个画面都是灰蒙蒙的感觉,甚少亮丽的色彩,进一步烘托了主人公灰暗的生活。影片的画面在每一个人物间缓慢转换,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特写镜头,主观视角十分强烈,而且当镜头聚焦于主人公时,远景的其他人物则多作虚化处理,增加了人物的无力感以及与周遭的疏离感。尽管观影的过程是压抑的,但胡波的才华也是明显的,他用粗糙的画面和接近生活化的节奏,把社会的不堪极致般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击痛着每一个人的心,或许那所有的厌恶、悲伤、失望……都是反思、改变和希望的开始。生活,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更需要人与人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