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失踪了还会回来吗?

标签:
娱乐影评上海国际电影节安妮失踪了西班牙 |
分类: 电影院 |

虽然,今年最初的抢票经历令我很是失望,之前设定的片单也基本作废,但一颗影迷的心岂能轻言放弃,收拾心情,继续“战斗”,以往“退而求其次”的战略开始发挥作用。不知不觉间,已是12张影票入帐,端午3天假期就消耗了8张,如果不是期间要出差3天、培训2天,购票数量还会进一步飙升。大热门的影票,我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个别时候可以抢到1张,而我判断的次好影片一般也是重要国际电影节的入围影片,基础质量还是有保证的,顺其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失望。
比如今天介绍的西班牙影片《安妮失踪了》,就曾入围去年的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获得最佳新导演提名,同时还在西班牙的电影戈雅奖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两项提名。影片的背景与西班牙巴斯克地区争取独立的运动以及绿色和平运动都有关系,故事围绕该地区高铁建设工程展开,女主人公利达是高铁工地的一名保安,其女儿则是反对高铁建设极端组织的成员,在工地忙碌的利达疏于与女儿的交流,一直以为她是乖乖的高中生,直到有一天,接到学校的通知,才发现女儿逃学并“失踪了”。
巴斯克地区与法国比邻,有自己的语言,也是西欧唯一的非印欧语系语言——巴斯克语。在西班牙王国形成后不久,巴斯克地区的南部并入王国,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但同时,巴斯克人获得了高度的自治权,享有独立的贸易、税收和军事权利,成为一个事实上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并有一个专门的制度——福埃罗斯制度,来保证这一切,直到1876年才宣告取消。1936年,弗朗哥发动兵变,共和国政府为争取巴斯克地区的支持,再度赋予其自治权,但随着弗朗哥的上台,作为清算行为的一部分,巴斯克的自治权被取消,巴斯克语也被禁止,直接导致争取独立的极端组织“埃塔”的诞生,直至2018年埃塔宣告解散,地区暴力冲突才告一段落。
《安妮失踪了》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的故事,母亲利达代表着希望和平生活的一方,女儿安妮则是西欧右翼势力和民粹主义抬头后被洗脑而走向极端的一代。让利达非常震惊的是,在热血口号和极端思想的驱动下,她的乖乖女早已经成了一个冷酷的“战士”,向工地投掷燃烧弹,采取恐吓手段为极端行为“筹资”,威胁支持高铁建设的机构和人员,等等。在寻找女儿的过程中,利达费尽了心思,甚至向自己的老板屈膝求助,但所有这一切都不足以换回女儿的心,她甚至还变本加厉地欺骗利达,利用她的母爱。无助的利达终于不在餐桌上再摆上女儿的一份早餐,她真的是把女儿弄丢了,但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根源又似乎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