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影评上海国际电影节莫尔道嘎国产 |
分类: 电影院 |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观影,经常会有意外之喜,那就是遇到剧组见面活动。今年,受疫情影响,国外电影人鲜有线下到场的,于是多数见面活动都是国产片剧组的。今年,在诸多国产片中,我选择了一部与自己的家乡有关的电影《莫尔道嘎》,当年去额尔古纳旅游时也应该到过那里,而且也见过片中出现过的鄂温克人、他们居住的撮罗子以及他们的林中伙伴——驯鹿。当天的活动,编剧兼导演曹金玲与男主演王传君都到场,曹导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专业的高材生,本身也是莫尔道嘎人,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是导演处女作最常见的路径。
莫尔道嘎,对我这个内蒙古人来说,自然非常熟悉,但对于其他省份的人来讲,就有几分拗口和不解。其实,它是一个地名,在鄂温克语为“碧水”之意,在鄂伦春语为“白桦林生长的地方”,在蒙古语则为“上马出征”之意,综合在一起,差不多就是水草丰美、林木葱郁之地的意思。在我的印象中,莫尔道嘎与林业是紧密联系的,影片所反映的也是牧鹿的鄂伦春人和林业工人在此发生的故事,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与感情。
当然,影片探讨更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选择敬畏自然的相互依存,还是选择自以为世界主宰的乱砍乱伐,编导的主张自然是前者,所以,她会设置一个真真假假的萨满形象,穿插在影片中,也设置了人在失去敬畏心,为利益砍伐神树后,遭到自然界报复的情节内容。影片的制作历时两年,据导演在现场说,演员们都十分敬业地深入拍摄地,最难忍受的就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严冬时节零下40多度的条件,让他们又怕又恨,但专业的创作态度,终于得到一个不错的成品,影片还曾入围埃及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不过,作为一部处女作作品,影片的瑕疵也是明显的。前半部分的故事叙事自然而合理,后半部分编导的主观性被放大,逻辑的合理让位于情节的渲染,就显得有几分脱离现实的造作。情绪管理,其实是很多处女作导演都会遇到的问题,或是贪图叙事的全面,或是追求刻画的深化,都会出现用力过猛反而令人跳戏的情况。影片最美的除了真挚、无私的情感,便是美丽的大自然,森林、湖泊、蓝天,都令人心醉,我又想踏上去往呼伦贝尔的旅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