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杜鹃开满天
(2021-01-21 06:00:40)
标签:
教育文化丹寨排中小学扶贫 |
分类: 红茶坊 |
缘分,应该是汉语中一个非常美妙的词汇。而我与贵州省丹寨县的缘分,又似乎有着某种因巧合而生发的注定。
丹寨县,隶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县,苗族人口在全县17.4万人的总人口中占到78%,文化中也保留着古朴、浓郁的苗族文化风情。但就是这样一个山清水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地方,因为交通的不便、产业的不发达,守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与秀美的环境条件,却长期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2011年,我转岗到单位的党群部门,开始协调志愿服务与扶贫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接我们在丹寨县资助的一所希望小学——排中小学。也就是那时,我第一次走进这片渴望发展的土地。
从上海出发,乘飞机3小时到贵阳,再转汽车2小时,走高速公路,即可直达丹寨县城所在的龙泉镇。虽然,这段路程前后也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但是,听最早去丹寨助学的同事介绍,再早10年,从贵阳到丹寨的高速公路还没有开通时,路上的时间需要4、5个小时,而且路况很差,那时真是要早晨离开上海,晚上才能抵达丹寨。2020年12月,我又一次去到丹寨,尽管遇到低温结冰高速封路的突发情况,但高铁已经通到了邻近的三都县和自治州的首府凯里市,开车从两地到丹寨只需不到半小时,道路再不是丹寨与外界联系的阻隔。而且听说,经过丹寨的高铁已在规划中,路途的便捷和旅程的缩短,必将带来丹寨新的发展。
说到发展,在10年间与丹寨的联系中,我体会极为深刻。记得最初去丹寨时,住宿的选择只有那条主要街道上的迎宾馆,龙泉镇的范围也不大,走个半小时也就出了县城。这一次,时隔多年再到那里,作为万达集团精准扶贫项目的万达小镇已经在东湖旁建成,它将丹寨县内的7个国家级和1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引入,进行保护、传承和弘扬,尝试将当地民族文化与现代商业相互融合,借助万达在商业开发和运营方面的优势,使得丹寨成为集避暑、温泉、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内容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在商业开发的同时,万达还在此建立了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为新兴产业发展同步提供人才培养。在新开业的温泉度假村,就可以见到一批服务员都是当地的年轻人,本地就业,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量人口外出打工所产生的种种社会性问题,如城镇空心化、留守儿童等,也为当地的发展留下了充满活力的力量。
提到教育和孩子,在时隔多年后,我也看到了新的变化。与我们单位结对的排中小学是一座有着62年历史的公办完全小学,当初的基础条件很差,只有1座教学楼以及楼前局促的活动场地。而目前,这所连中心小学都算不上的乡村学校已经拥有6座建筑和1个正规的操场,容纳了联盟、排中、杨颂、腊尧4个行政村的234名学生和24名教职工。这些设施中,既包括我们援建的1座集办公室和功能教室于一体的综合教学楼,1座楼下厨房、楼上宿舍的辅助楼,也包括主管部门支持建设的3座包括食堂、宿舍和年轻教师周转房在内的新楼房,寄宿学生已从原来的20多人增长到96人,原来2个孩子挤一张床的情况再不会发生。卫生条件和就餐环境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孩子们可以在食堂集中用餐,再不需要在阴冷的天气中,打饭后爬坡到教室里去吃。记得在现在已改建为窗明几净的食堂的地方,曾是2个学前班的教室,那时采光很差,暗黢黢的教室里满满的懵懂孩童。这次去,我问老师们学前班的孩子们在哪里?得到的答案,是村里已建立了正规的幼儿园,昔日孩子们混杂相处的安全隐患已彻底改变。
我还记得,有一年到排中小学时,一位已经毕业升入中学的女孩,在知道我们过来后,特意请了假来学校看我们。在当时的活动室里有一架音都不太准的二手电钢琴,聊天的间隙,女孩突然弹起了琴,虽然弹奏得很稚嫩,在我们听来却很是动听。我们问她是谁教她弹的,她的回答让我们大吃一惊,她说她完全是自学的。与城里的同龄人相比,这些农村的孩子可能眼界有限、知识欠缺、性格内敛、甚至语言的表达也不够流畅;但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学习探求的心愿,却从未缺乏过。所以,在与排中小学结对的20年间,在重点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的硬件设备捐赠中,我们特别给师生添置并持续更换了电脑,升级了电脑室和音乐活动室,如果那个女孩再回母校,现在就可以弹奏崭新的钢琴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学校英语和计算机师资不足的阶段,派出10多位志愿者开展助教工作,先后组织50人次师生前来上海参观学习,住在员工家庭中增进交流,选派10人次年轻教师到华师大做短期培训。
捐资助学,绝非一日之功,坚持的过程也非一帆风顺,但是,改变就是在一日复一日的积累中渐渐显露,从一颗种子经发芽、出苗、成长而茂盛。这次再去排中小学,整洁的校园因为建筑的增多,显得比以前拥挤了一些,但是教师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在校学生的表情与状态,都较以前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变,无论师生都变得开朗了,自信了,自然的笑容常常挂在他们的面庞。说实话,教学质量的提升固然让我们欣慰,孩子们卸下昔日的沉重回归少年的状态则更让我们欢喜。
在丹寨,有一座龙泉山,也称尤公山,是蚩尤文化的圣山,也是佛道文化名山,至今,自认为是蚩尤后代的当地苗族还有过祭尤节的传统。据说,每到五一节期间,龙泉山上就会被万亩野生杜鹃花所覆盖。尽管,我多次去到丹寨,但来去匆匆,还从来没有见过满山杜鹃的盛景。这次在丹寨,听说我们学校毕业的孩子已经有攻读博士学位的了,或许,这样的好消息就是我们心中越开越多的杜鹃花吧。
2001年,我进入现在的单位工作,同年,我们单位与排中小学结对,这可能就是我和丹寨缘分的必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