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杯酒十三邀

(2020-04-23 06:00:06)
标签:

文化

评论

十三邀

许知远

谈话

一杯酒十三邀

 

很多年前,因为一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因为书中那可以引起我共鸣的文字,而注意到并喜欢上了他的作者许知远,一位毕业于北大计算机系却因为历史与评论性文章而为人熟知的70后。许知远是一位在小众范围内引起争议的知识分子,有公知的标签,但其实并不张扬,喜欢或厌恶他的人,应该立场都十分明确。讨厌他的人给他最多的评价是“装”,但是如果看过他坚持了四季的谈话节目《十三邀》,可能会理解,他给人的“装”,其实是混合了他对自我的固执以及他不擅长社交而生出的腼腆所形成的特质。

几年前,我与许知远有过一面之缘,那时,他来西岸艺术博览会作了一次演讲。讲的内容,如今我已忘记,但内心里有一种对久已慕名终得一见的满足。对于他所做的电视访谈节目《十三邀》,我应该在2017年他做第一季时已有耳闻,因为他采访俞飞虹那集曾在网络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人认为他拙劣的采访亵渎了人们心目中的女神。今年,因疫情居家隔离多日,我终于从电视库中翻出了《十三邀》。于是,连看四季,追到了今天。当然,我也看了许知远采访俞飞鸿那一集,哪里有网络上所抨击的那些毛病,许知远采访的生涩自然有,但更多的,恐怕还是见到他心仪已久美女后的羞涩,他不是“装”,反而真实得很。

一杯酒十三邀

真实,可能是我对这套电视节目的最直接评价。如他自己所言,他是一个沉浸于文字中思考的笔者,也是一个努力经营着单向空间书店的不成功的创业者,为了生存的原因,当然肯定也有着满足其可以与很多心慕对象交流的原因,他开始做这套节目。本来不擅长社交的他,要全方位地出现在镜头中,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好在这套节目的编导并没有用一种刻意来弥补他的不足,而是承认这样的问题,反而慢慢地给与了他一种适应后的自在,让这些毛病转化为节目的特点,这也如同导语中许知远所承认的,在所有采访中他都是带着偏见去进入的,其目的不是为了抬杠,而是用交流来打破或验证他的偏见,这样的坦诚是勇敢的,也是真挚的。

每一季,13位采访对象,构成了节目的名称。四季下来,许知远既采访了公认的文化大咖,如白先勇、李安、西川、徐冰等,也采访了考古、建筑、哲学等冷门领域的佼佼者,甚至还与二次元、网红主播等潮流人物进行了对谈,涉猎领域反映出一种不设限、不保守的态度。应该说,经过四年默默的耕耘,节目已经进入一个成熟期,到了第四季,终于因为对历史大家许倬云的一期采访,而得到普遍的叫好。节目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许知远孩子般执着的追问外,就是那一次次发生在饭桌上的交谈,或许这样的时刻,谈话双方都有更多的放松。有趣的是,许知远在节目中还喜欢喝两杯,看他容易上脸的情况,应该是不胜酒力的,那么,喝酒是不是他给自己在镜头前壮胆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生命之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