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知晓的悲凉

标签:
娱乐影评无人知晓是枝裕和柳乐优弥 |
分类: 电影院 |

一部悲剧作品如果源自真实事件,其悲剧性会加倍,是枝裕和执导的《无人知晓》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早在1988年,在日本东京西巢鸭曾发生过一起人间悲剧,在一个房子里,人们发现了三个浑身脏兮兮处于饥饿中的孩子,以及一具已经腐烂的儿童尸体,这便是曾引起轰动的“西巢鸭弃婴事件”。当年,导演是枝裕和刚刚从早稻田大学毕业,也深深被这一事件所触动,经过15年的准备,终于在2004年推出这部《无人知晓》,并成就14岁的小演员柳乐优弥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戛纳影帝。
15年的准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想必这一悲剧在此期间会不时触痛是枝裕和的内心,令他无法轻易开拍,却也始终难以放弃。最终的作品中,是枝裕和还是相对弱化了事件悲惨的程度,即便如此,影片带给观众的仍然是巨大的心理冲击,尤其是为人父母的观众。由是枝裕和来处理这一悲惨的题材是合适的,他对于生活带着隐忍的态度去揭示的电影语言,既可以保留其对社会批判的力量,又不至于使观众陷入一种绝望之中难以自拔。
影片的主人公是四位孩子,分别为5岁和11岁的女孩以及7岁和12岁的男孩,虽然他们和母亲组成一个家庭,却有着4个不同的父亲。局促的生活下,孩子们都失学在家,而且为了不被邻居投诉、不被房东嫌弃,除了大男孩明,其他三个孩子都成了“隐形人”,被禁足在狭小的租屋中。一心追求自己幸福的母亲,始终幻想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的男人,但一次次的遇人不淑,终让她遗弃了自己的孩子。依然弱小的明担起了“养”家的责任,为了不分开,还倔强地拒绝寻求儿童福利部门的援助。
尽管,在是枝裕和的镜头中还努力地充满着阳光,可是,孩子们的生活却如同阳台上日渐枯萎的小盆栽一样,向着自生自灭的悲剧一步步走去。最小的妹妹成了第一个消失的生命,明在一直帮助他们的叛逆女孩沙希的帮助下,用曾藏匿小妹妹的行李箱,把她带到机场附近埋葬,因为她的父亲在那里工作,可是,她再也见不到她所盼望的一切。回去的路上,两个未成年的孩子面无表情地坐在地铁上,早晨的阳光照耀在他们的身上,金色的阳光透出的却是一种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