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绑架卡拉扬

(2020-03-11 06:00:37)
标签:

娱乐

影评

绑架卡拉扬

张建亚

郑大圣

分类: 电影院

 为何绑架卡拉扬


去年,为了庆祝国庆70周年,以及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70周年,位于徐家汇原上影厂厂址所在地的上海电影博物馆举办了庆生的“电影家宴系列活动。自97日至1116日期间的70天内,一共举办了7场特别的家宴,邀请上海电影人与影迷们一同回家赴宴,共同回顾上影厂以及中国电影业发展的点点滴滴。我参加的是最后一场活动,这场活动的嘉宾有我很欣赏的导演郑大圣,而当场对话活动结束后,放映的电影也是他年轻时主演的有些“先锋”意味的影片《绑架卡拉扬》。

该片上映于1988年,由上影厂著名导演张建亚执导,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之初,西方古典音乐重回中国大地后,年轻人面对这一感觉新鲜的文化热潮,所表现出来的好奇、懵懂、热情与迷惘。编导构造了一种看似荒诞的故事内容,来强化打破文化封闭后的文化舶来品涌入给年轻人所带来的强烈冲击。古典音乐的美,对他们而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他们能够感受到这一外来文明在内心投射的舒服与美好,但究竟好在哪里,恐怕也是这种“随大流”的直接感受所无法解说的。

为何绑架卡拉扬

影片的中心故事,是四个年轻人准备“策划”一起针对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绑架案。他们“作案”的动机与金钱毫无关系,只是想通过绑架卡拉扬来实现观看其指挥的古典音乐会的愿望,一票难求的盛况,将他们裹入了追票的热潮,求票毫无门路的情况下,他们只能“自力更生”。当然,一个荒诞的原由产生的还是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果,他们的绑架轻易就夭折了,但更加荒诞却也是真实的是,当意料之外的音乐会票子将他们送进剧场后,“无力消受”的他们却在过程中安然入睡。或许,懵懂之中的追求,本身就是成长所必经的过程,那一夜过后,失望后还是收获。

影片的主演郑大圣和我同龄,在影片里,他一头黑发,完全是一青春涌动的年轻人模样,而在活动现场,已经光头的他话语不多,声音深沉,与片中的他俨然千差万别。生活与岁月,在影片内外都在述说着成长的故事。令人唏嘘的是片中的另一位演员姚二嘎,受陈佩斯提携的他,曾经出演过《红高粱》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喜剧表演方面也初现端倪。可惜,因为吸毒过量,他已在2002年过世。相比之下,人生选择真是大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