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灾难艺术家

标签:
娱乐影评奥斯卡灾难艺术家詹姆斯·弗兰科 |
分类: 电影院 |
一直觉得詹姆斯·弗兰科是好莱坞的另类演员,他既在圈中,又游离于主流,无论是选片还是选角,都有一种独立世外的态度。2017年,他把这种“另类”发挥到了极致,以自导自演并参与制片的方式,将有“烂片界的《公民凯恩》”之称的影片——《房间》的制作过程及自编自导自演自己制作该片的神秘人物托米·韦素的经历搬上银幕,出品了这部《灾难艺术家》,并一举夺得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金球奖音乐/戏剧类电影影帝。
在金球奖颁奖礼上,和詹姆斯·弗兰科一同走上领奖台的托米·韦素,是一个很难用常规概念来定义的人物。他对表演艺术有着锲而不舍的追求,但其疯狂自我的表演方式又不为专业人士认可,因此,始终处于怀才不遇、郁郁寡欢的状态,在遇到同样热爱表演也同样不得机会的格里格之后,互相鼓励的两人结为好友,突发奇想,准备自己给自己机会,自编自导自演一部电影,这便是《房间》的由来。
韦素源源不断的资金究竟出自哪里谁也不得而知,但他对影片制作的执着以及在片场坚持已见的态度却是尽人皆知的,而且,一个毫不了解电影制作流程的白丁在指挥一群专业人员拍摄时,矛盾冲突可想而知。影片反映的就是韦素对梦想的追求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当中的种种不堪。在影片历时两年的拍摄中,他的坏脾气赶走了一个又一个参与者,包括他最好的朋友格里格,但他还是坚持将其完工,并邀请所有参与者回来参加了影片的首映式。
首映式的一段,是全片最精彩也是对韦素这个人物最点睛的情节。一贯自傲的韦素,在众人的笑声中终于露出脆弱的一面,甚至中途退场不敢面对观众,但在格里格的鼓励下,他最终还是回到了电影院,没想到,收获的是全场的欢呼。《房间》确实是一部公认的大烂片,无论是内容、表演,还是剪辑、制作,都烂出了下限。可是,人们从中收获的欢笑并非嘲笑,韦素没有掩耳盗铃,对影片的烂有自知之明,也因此,人们在放松大笑其无厘头的同时,也对其逐梦的过程保持足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