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光在那个八月悄悄生长

(2017-03-28 08:34:54)
标签:

八月

呼和浩特

金马奖

张大磊

电影

分类: 电影院

 时光在那个八月悄悄生长


第一次,有一部影片的时空,离自己如此之近。在得知它的存在后,就一直企盼着走近它,让它带着自己回到那渐渐走远的时光,回到那从熟悉渐变到陌生的城市。近乡情怯,当黑白的画面打开那八月的时光,我的心情却也有过几分的忐忑,虽然记忆也和银幕上的画面一样,丢失了色彩,可是,那依然熟悉的乡音,毫不困难地,就带我走入了八月里平淡却鲜活的生活。

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大院长大的张大磊,子承父业地做了编导,带着向父辈致敬的初衷,在父亲和前辈们的鼎力资助下,拍出了自己的剧情长片《八月》,一举擒获金马奖最佳影片。这部从剧本创作到影片上映历时9年的电影,用一个八月的时光回望了自己的童年及成长的相伴,像许多编导的第一次一样,张大磊也选择了从自己最熟悉的生命部分起步。

很感动于在金马奖颁奖礼上,年老的张父那份积攒已久、等待爆发的自豪,壮年的张导那份忐忑不安、兴奋不已的惊喜,他们不加修饰的自然流露,既有着各自时代的烙印,也有着如影片以及其中人物一般的质朴。淡化了故事情节、不刻意渲染矛盾冲突的《八月》,更像是一部记录普通人生活的散文诗,而黑白的色调或许就是它最适合的呈现形式。

时光在那个八月悄悄生长

《八月》以一个家庭为焦点,记录了那个夏日将尽的年份,在一个12岁孩子张小雷的成长过程中,消失的与滋长的生命元素;同时,也用生活的记录反映了国企改革阵痛下,对父辈和家庭乃至社会所带来的冲击。影片基本上以一种记录现实的手法来呈现,小雷的梦境则用刺眼阳光下的镜头区分开来,天马行空的离奇对立于现实生活中的平淡,为日常的压抑和潜意识留出了表现渠道。

这是一部表现相当内敛的作品,一如我的家乡与我的同乡们的性格,内中的社会冲突和家庭矛盾,都没有做任何的渲染和突出式描述,但是,人物内心的活动却在现实的生活画面中,通过一些细节一点点传递给观众,可谓丝丝入心。影片中那熟悉的电影院,也曾是我的电影天堂;那呼普呈现的大院生活,也曾是伴我成长的足迹;甚至是那对昙花绽放的围观,都是我熟悉的过往。感谢张大磊让我们可以再度清晰生命成长中那个走远的“八月”,让我们正视父辈曾经的忍辱负重,让我们体会与生活和解的种种艰辛。当片中那一群酒桌旁沉默的汉子,突然齐声用蒙古语唱起一首草原歌曲,我的泪水,也在黑漆漆的电影院里,静静地流淌在面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