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邻居是住货车的女士

标签:
娱乐住货车的女士英国电影影评 |
分类: 电影院 |
《住货车的女士》是一部典型的英伦电影,无论是影片中那个安静的英式小镇,还是镇子中那些居民因循没落的帝国气质所继承下来的“绅士般的处世法则”,换作其他的国度背景,或许都不复存在。与一位住在货车里、不讲卫生、脾气古怪的流浪老女人共处15年,如果没有上述或许“腐朽”,或许受“面子”支撑的态度,都是不可想象的,而这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编剧阿兰·本奈特,既是片中的大配角——真实的自己,又是一个类似“说书人”的角色。影片对这一人物的处理方式也是“分身”的,在很多镜头中,生活中的小镇居民本奈特与置身其外的剧作家本奈特同框出现,将生活中一个无奈的男人和“高于生活”剧作家的理性分析糅合在一起,达到了充分的戏剧效果,也为一个略嫌枯燥的故事增添了些许趣味。
片中的主角自然是那位住货车的女士,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她都不招人待见,更别说被喜欢了。她住在破败的小货车里,有些“无赖地”将车停在小镇街区,一呆就是15年。她不修边幅,不理个人卫生,囤积各种毫无意义的废物,让她的货车及周围就像是一个超级垃圾箱,散发着让人难以接近的气味。不但如此,她还视别人的帮助为理所应当而毫无感恩之心,严拒任何人进入她的“领地”,极度厌恶周边出现音乐,甚至对孩子也是态度凶悍没有丝毫关爱之心,令小镇居民对其既讨厌,却碍于法律与道德而无可奈何。
实际上,年轻的玛格丽特(或是人们日后所称呼的“牧羊犬小姐”)曾经是一位受教于大师的钢琴演奏家,但刻板的修道院生活终止了她的才华,后来,作为救护车司机的她,又被一场原因不在于她的致命车祸所惊吓,选择了一条遁世的自暴自弃式的生活方式。她所有令常人无法接受的生活习惯与性情,在某种程度上,都以一种对自己保护的异化方式出现,而在内心深处,对音乐的热爱不曾熄灭,却深深折磨着难以回归正常生活状态的她。这份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以及内心高傲的存在,也只有在她去往老人院时坐轮椅上车的瞬间以及在梦境里才冲破多年的压抑,悄悄流露出来。
15年的相处,尽管摩擦不断,甚至是对立的氛围也时时存在,但牧羊犬小姐其实已经悄悄构成了小镇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当她选择干干净净地离开老人院,回到她的货车中终老后,小镇居民们的心中未尝不会有一种“失落”,这或许也是他们在其居住过的小院里挂上一块纪念牌的原因。每个人的生活选择背后都有着这样那样不愿示人的原因,当我们多一些宽容与接纳,生活中美好的部分也便可以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