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说徐峥的《港囧》即将上映,有些期待,有些担心,期待的自然是徐氏囧喜剧,担心的不是我不该操心的票房纪录,而是徐导的编导才能能否延续,并进而看到一部不错的电影。长假归来,《港囧》已经创下国产2D电影票房新纪录,而且势头未消,我也顺势走进电影院捧个场。
尽管,网络上关于《港囧》的评论远不及票房走势,还弄出一条徐峥回应“差评”的新闻;但我觉得,《港囧》却是徐导的进步。《泰囧》对于徐峥而言,多少是一次意外的成功,然而当过票房黑马与影坛奇迹后,再度出发,就只有盛名压力之下争做白马这一条路,没有选择余地,更没有躲在暗处的等待侥幸。
虽然,无论是演员选择、故事构造,《港囧》都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但是,就整个制作技术水准来看,就故事的完整性而言,就镜头运用的娴熟度来说,《港囧》无疑都是对《泰囧》的提高。所以,《港囧》不囧,观众的落差更多地来自于《泰囧》的印象与想象概念间的距离,未必真实,否则,票房也不会一路高升。
很多网络评论针对演员包贝尔而来,觉得作为王宝强的二度“替身”(在综艺《奔跑吧,兄弟》第二季中也曾代替王宝强出场),演出笑果不佳。我觉得这一评价挺不公平的。虽说,拉拉这一人物最初的确是为王宝强打造的,但确定演员后的调整,显然已使人物性格发展远离了宝强,如果在现有人物构造下再换回来宝强演,恐怕才会有违和感。因此,对于包贝尔的不满,实际上更多的来自于对“徐峥——王宝强”固定搭档的习惯,而非真实的不满,我反而觉得,包贝尔是片中演的最好的演员。
最好的,就是随时光在身边的相伴。片中徐峥饰演的徐来终于明白了这一点生活的道理,我们是否又明白了自己与生活呢?明白些,人生之途就少几分囧,多一些快乐与平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