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术馆的那些藏品宝贝

标签:
文化龙美术馆明清书画近现代油画 |
分类: 博物馆 |
龙美术馆除了徐震艺术大展,馆藏的近现代艺术家画作与明清书画作品也十分精彩,更为接近我们普通观众的审美。
听说,龙美术馆的刘老板又花2亿拍回8件艺术品,其实他馆中的宝贝已经不少了,除了那盏小杯,画家名作也不少,比如吴冠中、潘玉良、关良、林风眠、朱德群的大作都能见到。
传统与现代,艺术都重在有想法的表达。接触了绘画,拿起画笔,才体会观赏真的是最简单的事情。
龙美术馆的馆藏明清书画展“意趣与机杼”上宝贝不少,沈士充的“江南秋色”近6米长,画尽江南秋景。
明朝时的松江,是一个艺术家聚居地,有点像今天的M50,书法家董其昌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龙美术馆,可以看到他的行书“左光斗传”。
在收藏的书画作品上自题或请人题跋,是古人的习惯,对于后人而言,从这些跋中,可以看出作品的辗转经历,也可以看到不同人的欣赏评价。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时跋的长度远远超过了原作本身,如龙美术馆收藏的尹佑之的“泛月理琴图”手卷,就有136家题跋之多。
中国画,常在写实与写意之间发展延续。受到画法的限制,即便是细致写实如工笔画,也不会呈现像西方油画的写真效果,画的特质依然显著,与真实的生活隔着墙上与地上的距离。所以,写意的山水和动植物反而更能够抒发画家的心意与情怀,没有了工笔的拘谨,叙述的空间更为宽阔和个性。在龙美术馆里,明清画家的作品,写实细腻,写意随性,无论是郑燮(板桥)的“竹石图”、张路的“山水人物图”,还是改琦的“检书看剑图”、吕焕成的“汉宫春晓图”,都笔法纯熟,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