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让夜行者见光

(2015-04-17 09:02:09)
标签:

影评

夜行者

分类: 电影院

 
      美国影片《夜行者》,被一些评论定义为“犯罪惊悚片”,而我更愿意把它作为一部社会伦理片来看。在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名单中,它占据了最佳原创剧本的五强一席,尽管没能最终获奖,但作为影片编剧也是导演的丹•吉尔罗伊的处女作,还是得到业内充分的肯定,也在各种地区性影评人协会评奖中屡有斩获。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无论思想主题,还是表现形式,都呈现较高水准的佳作。 
      一部好的影片,一定是脱胎于一个好的剧本,吉尔罗伊作为此片的编剧加导演,应该对此有更深的体会,也有更好的掌控。影片以当今美国激烈的电视新闻竞争为背景,描写了一位希望“成大事”的摄影爱好者布鲁姆,从业余爱好用录影机记录街头突发事件开始,一步步成为地方电视台所持重的金牌报道者的过程。影片不但展现了一个草根,在野心与努力的驱动下,取得世俗成功的故事;同时,也探讨了新闻伦理中的诸多问题,比如公开与隐私、知情与尊重,站在当事人与旁观者的角度,答案自然存有差异。 
      更为深刻的是,影片的思考并未停留在一个“度”的讨论范畴,而是对于“无冕之王”进一步提出了谁来监督的质疑。当布罗姆不再满足于成名的荣耀与利益,自我膨胀到期冀主宰事件走向的程度,为了清除一切阻碍他这样做的人,也便从单纯的新闻报道者,蜕变为罪恶的纵容者,甚至是直接沦为罪犯。此时,影片的思考也已从新闻伦理的层面升至人性的高度。 
      美国影星杰克•吉伦哈尔在影片中对布鲁姆的塑造,达到了他自身表演生涯的又一个高度。如果说,他当年在《断背山》中的表演,还略显青涩;那么,在本片中他对于一个冷静、执着、掌控欲膨胀至极人物的创作,已经是自然而鲜有表演痕迹流露的。尽管,在奥斯卡提名名单中,他仍是一颗遗珠,但还是得到英国电影学院和美国演员工会的提名认可。在接演此片前,他狂减体重20磅,只为得到一种“身体上与心理上的饥饿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很怪并不怪
后一篇:夜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