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诺建筑中的轻盈诗学

标签:
文化建筑伦佐·皮亚诺渐渐件件当代艺术馆 |
分类: 博物馆 |
天气晴好,走走看看,往上海当代艺术馆,观看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的建筑展“渐渐件件”。展览免费,又逢专家讲解,真正是赚了。
皮亚诺工作室的建筑作品大体分三类,一是城市功能建筑,二是美术馆,三是音乐厅。他的起步是蓬皮杜中心,也是美术馆类型。
以下图片分别是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新曼哈顿城校区,意大利特伦托的MUSE博物馆及阿尔贝尔区域,伦敦的碎片大厦(欧洲最高建筑),杭州的江南布衣总部,意大利福贾的教士朝圣教堂。
以下图片分别为旧金山的加利福尼亚科学学会,奥斯陆的阿斯楚普·费恩利现代美术馆,威尼斯和米兰的普罗米修斯音乐空间,芝加哥的芝加哥艺术学院——现代翅膀,巴塞尔的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朗香的圣克莱尔修道院和游客接待处,拉奎拉的公园礼堂。
努美阿的栖包屋文化中心,将拱形处理由水平移植为垂直,在无空调的情况下,于南太平洋地区建造了一组和当地环境、文化特征极为融合的木建筑,为皮亚诺赢得了新的荣誉与肯定。
罗马的音乐公园剧院礼堂,三座甲壳虫式的分体剧场,围绕起一座传承自古代的露天剧场,有一种现代建筑向前辈的朝拜。
【背景】
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方面,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皮亚诺的作品范围惊人,从博物馆、教堂到酒店、写字楼、住宅、影剧院、音乐厅以及空港和大桥。
在他的作品中,广泛地体现着各种技术、各种材料和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这些活跃的散点式的思维方式是一个真正的具有洞察力的大师和他所率领的团队所要奉献给全人类的礼物。这是20世纪乃至前几个世纪的大师们的共同理想。他重视材料的运用,对材料有着特殊的敏感,他更重视技术对材料性能的进一步发掘,经他手使用的材料都被发挥到了材料性能的极至。这种敏感,可以说来自于工匠世家深厚的家学和传统,来自于天性和勤奋。他没有继承父辈们所从事的家族事业,而是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他所热爱的建筑设计工作。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的事业却实现了他家族长久以来无法实现的梦想。皮亚诺十分重视各种技能的发挥,不仅仅是徒手制图技能,还有计算机操作技能,并且更重要的是他重视实际动手的模型制作能力。而他工作室中的模型车间更是集中体现其重视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实际作法。从业三十余载的皮亚诺,就是这样孜孜不倦,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全身心地投入他的建筑设计事业中,并在不断继承、不断打破传统的过程中逐步成熟。在他的建筑实践中,发明、创新、突破始终是他向空间“维度”探索的法宝,在梅尼尔博物馆的设计中,他以单纯的形式唯美的比例,将建筑的美回复到功能主义的设计理想中,并发明了可以让阳光永驻的太阳能采光装置,将非物质的成分例如阳光引进建筑之中,并成为建筑的组成部分。在蓬皮杜中心的建造过程中,他设计了一种全新的钢索结构部件,在这种部件被全法国的钢铁公司宣布为无法实现后,仍然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设计,最终找到了德国的KRUPP公司,这才成功地展示了他的设计思想。“敢于打破常规,并坚定地使之付诸实现,你就会发现,你的设计已不受任何限制,并达到自由自我的境界”这是皮亚诺的经验之谈,也是他走向辉煌的阶梯。“人文城市”模式,是他多年酝酿的一个设计理想,这一点在他里昂国际城、柏林波茨坦广场和热那亚旧港改建等规划项目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新建筑与老建筑,新景观与老的城市景观,建筑、环境与人,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和依存关系。
在他热爱他的家乡热那亚,那里有他的童年和梦想,是他理想的起点和源泉。他的工作室在旁蒂·内乌的台地上,乘坐热那亚特有的升降机上来,在大海与山岩之间的那座有着蝴蝶翅膀般屋顶的半岩半船形建筑,就是他心灵宁静的港湾。而他在巴黎马莱区的工作室则让他体会到活跃的社会生活,感受社会前进的脉搏。这就是皮亚诺的设计生活,一场在热闹与清静之中,在严谨与写意之间,在理性与情感相交处的,有耐心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