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讲,比起在我看来感觉怪异的大热门《美国骗局》,我还是更喜欢《大梦想家》这样“老套”的电影。说老套,只是说它在好好地讲述一个故事,而并非在电影语言上没有创新,其实在电影剪辑方面,《大梦想家》花了很多的心思,使得回忆与现实的两段故事衔接得十分巧妙,清晰而不拖沓。
影片选取了电影史上的一段真实故事,借助迪士尼电影公司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一部电影《欢乐满人间》的诞生记,讲述了影片原著作者特拉弗斯女士深藏在内心的纠结,以及在电影改编过程中的心理救赎过程。一边是严谨而刻板的英国女作家,另一边是随和而童心未泯的美国电影人,在性格如此对立的特拉弗斯与沃尔特•迪士尼之间,上演了一场围绕电影改编而生的矛盾冲突。
20年来,迪士尼竭力想把《欢乐满人间》搬上银幕,并计划在影片中加入动画元素。可是,因为经济拮据而最终答应改编请求的特拉弗斯,显然不是一个甩手掌柜,不但坚决不肯未来的影片有任何动画处理,还对改编的字字句句、点点滴滴事必躬亲,并要求用录音机记录下每一个讨论的过程,完全是一个难对付、不通情理的老顽固形象。
迪士尼之所以对《欢乐满人间》情有独钟,为了不肯放弃而对特拉弗斯不近情理的行为一忍再忍,完全是出于一位慈爱的父亲对女儿的承诺。而身为父亲的迪士尼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也渐渐发现,特拉弗斯的坚持原则实际上也是出于对自己父亲的爱恨交织,正是为了维护心中的父亲形象以及不曾忘记的父爱,她才会如此绝然地立起一道隔绝外界的冰墙。
当两人在父爱的共通点上找到对接的频道,《欢乐满人间》也终于在相互理解的背景下成为好莱坞影史上的一部佳作。在1965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它一举获得13项提名,并最终拿下包括最佳剪辑、最佳女主角、最佳配乐和电影歌曲在内的五个奖项。可此次,《大梦想家》却没有如此幸运,尽管在此前的其他颁奖礼上,女主角扮演者、昔日影后艾玛•汤普森也屡获提名,但在奥斯卡提名名单中,此片只获得最佳配乐提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