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电影院观赏电影版《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是一次偶然,因为票子是免费的,出自复旦校友会的赠送。影片的出品方之一是银润传媒,而其董事长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84届校友陈向荣,此场门票就是陈校友的热情捐赠。复旦校友会的福利还有不少,周六健康跑、羽毛球活动、小派对、讲座等等,有组织挺好的。
《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是上个世纪90年代红遍大陆的作家海岩的小说,在我的印象中,也是海岩第一部被改变为电视剧的小说。当年的电视剧,由赵宝刚导演,初出茅庐的徐静蕾担纲主演,其他主演还有姜武和英年早逝的傅彪,现在回头来看都是大腕儿。如今的电影版导演也是有一把刷子的高群书,他前一部获奖影片《神探亨特张》也是与银润合作的作品,而此片的演员阵容包括绯闻男女黄晓明和Angelbaby以及韩国当红影星在熙,很显然打得是偶像牌。
虽然,影片中的人物身份连带着故事情节都随着时代而有所调整,但基本的故事逻辑和情节都还是小说的原料。从前半段来看,高导对影片节奏、情节的把控以及特效的运用还是可圈可点的,具有相当的可看性。但是,进入后半段感情戏为主的部分,高导显然像他在影片上映期间的情绪一样,失控了,逻辑混乱、情节跳跃、人物性格缺少内容的铺垫,所以,也便让观众感觉全片的合理性受到动摇,演员的表演也同样因情节的连累而被质疑。
单从制作的角度来看,影片是对得起投资的。可是,一部好的影片除了形式上的精良,更需要内容上的充实与合理,毕竟这还不是一部可以忽略情节的视觉大片。海岩的作品,看多了总显得雷同,在警匪的较量中,总少不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好人”爱上了“坏人”,不是不可以,也不是不可能,但还是需要合理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