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都盼着快点成长,尽快摆脱父母的目光,自己做主。可是,渐渐地,等到过了某个岁数,便开始回避年龄,怕过生日。对于老去的问题,对于死亡的终点,很难说有谁在青春与壮年时,就有过认真的思考,做好了准备。即便是有了一个正确的观念,未曾身在其中时,又何尝会有真实的感觉。
2012-2013年的电影季,有一部探讨老年健康问题的电影席卷世界各主要电影奖项,先后夺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它就是由著名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编导的《爱》。这样一部没有俊男靓女,没有跌宕起伏情节,没有炫目技术的影片能取得如此佳绩,足以见得,一部深入探讨人性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力作。
影片不包含任何的商业元素,也没有一般文艺片的唯美色彩,只是平平淡淡地讲述一个发生在一对老夫妇之间的简单故事。空巢老人安妮和乔治斯是退休的音乐教师,女儿远嫁伦敦,老两口每天听听音乐、弹弹琴、看看书,偶尔观赏一下学生的音乐会,生活平淡、舒缓而祥和。可是,当安妮不幸中风且病情一步步加重后,他们的生活被彻底打乱。
乔治斯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老伴,但是这对本身已是高龄的他来说,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请来的护工不得力,不在身边的女儿非但帮不上忙,还指责父亲没有尽心。终于,在身心交瘁的折磨下,乔治斯作出了最无奈的选择,用枕头闷死安妮后,自己也绝食随她而去。不能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就选择体面而尊严地死去,这一与旧道德和大众伦理观格格不入的结果,带给我们的何止生与死的思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