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北野武是日本电影界在国际影坛上的一张名片,金基德无疑也是韩国电影界的一张国际名片,而且,两人同样偏好暴力美学,这或许与日、韩那种既压抑、又自大、还缺乏安全感的民族特性不无关系。截止到刚刚在本年度威尼斯电影节上斩获“金狮奖”的《圣殇》一片,金基德已经导演了18部电影,而《圣殇》却还是我第一次与金基德的作品相遇。面对影片前半部的暴力镜头,我是耐着性子看下来的。
《圣殇》中的浪子名叫岗作,是一个替高利贷放贷者讨债的打手,每日穿行在小五金作坊一条街,面无表情地上门讨债。小五金作坊主们的生意毫不景气,无法还债的结果,便是要接受岗作种种残忍的惩罚,或自残,或被残。哭泣、哀求、讨饶,对于毫无怜悯心的岗作来说皆无作用,甚至看着借债人的惨象,岗作还有一种变态的满足感。
但一位来路不明的女人,硬生生介入了岗作的生活。她忍受着岗作的推搡、排斥与驱赶,心甘情愿地为他做饭,为他收拾房间,陪他讨债,甚至还助他施暴。渐渐地,岗作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个自称为他母亲的女人,开始以“妈妈”对他相称,并心安理得地接受她带给他的一切,并收敛起暴戾的脾气和作为,不再对欠债者施暴。可是,最终的结果依然以悲剧结束,原来在复仇的背后,还有着以生命换来的救赎。
片名“圣殇”,来自于意大利语Pieta,有施舍慈悲之意。在西方宗教题材油画和雕塑中,常常以圣母玛利亚怀抱死去的耶稣的形式来呈现。《圣殇》的海报与此相似,画面上也是身披婚纱的女人怀抱着毫无知觉的岗作。自相残害的暴力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尤其是弱者残害弱者的行为更加令人亦怒亦悲。面对暴力一味懦弱地忍受,其实也是助长暴力之行的帮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