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电影有一个脱不开的主题,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影片《黑暗弥漫》,就是这样题材的一部影片。改变取材于真实事件,描写了一位波兰管道工,从利益驱动到善意自觉,帮助一批犹太人在纳粹占领华沙期间,藏匿于下水道中躲过浩劫的故事。
该片改编自罗伯特•马歇尔以真人真事为基础所创作的一本小说,由波兰女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执导,曾在今年代表波兰角逐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最终进入到最后的五佳片提名名单中。只是,在最后时刻,输给了伊朗电影《纳德与西敏:一次分离》。
影片的成功,在于它没有塑造一个“高大全”的英雄形象,而是更真实地展示出,一个在重压之下求生存的普通人,是如何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人性的弱点与现实的艰难,一步步在人性恶与人性善的双重冲击与相互角力下,激发出人性真善美的一面,让他从被动到主动,直至最后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与家庭风险,去选择帮助素昧平生的犹太人。
面对与自己无关的险恶,从人性的本能出发,没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选择可能的牺牲。这不是高尚不高尚的问题,而只是人性的本能。保护自己生存下去,从理性的角度讲,肯定是人之第一选择。但人又之所以为人,却还是因为,面对世界的险恶,终究还会寻求真善美的方向,而这种非本能的调节,则是人性光辉的一面。因为有这些光辉的存在,人类在有未来和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