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斯卡第三战:国王的演讲

(2011-01-28 20:09:46)
标签:

影评

国王的演讲

科林·费斯

乔治六世

娱乐

分类: 电影院

 
      王室,一直是英国电影独特的主题。前两年,一部描写当今在位的伊丽莎白二世的《女王》,让海伦•米伦加冕了奥斯卡女王;如今,这一部描写那位女王父亲——乔治六世的《国王的演讲》则极有可能再将科林•费斯送上奥斯卡的王座。英伦之地,从来不乏优秀而气质高贵的演员,看着他们登顶只是需要时间和机会,而这一次,《国王的演讲》便是一个最好的载体。 
    其实,很难说是这一部电影成就了科林•费斯、杰弗里•拉什、海伦娜•伯翰•卡朋特,还是他们成全了这部电影。正如DVD封面上的宣传语:三大金像级巨星神级演技示范,看过影片,一定会承认,这样的描述毫不为过。所以应该说,好演员、好剧本互为成全,才有了这一部精彩的影片。 
    影片描写了从“爱江山不爱美人”的那位爱德华八世手中接过英国王权的乔治六世,在其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的帮助下克服口吃毛病的故事。故事虽小,但编剧却未让其平庸,深入发掘了造成乔治六世口吃的家庭、心理因素,让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充满了人性揭示的深刻,再加上二战爆发的大背景,使整部影片显得十分大气。 
    《国王的演讲》很英国化,难怪在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提名中也是一骑绝尘。而这种很英国化的镜头处理,与故事情节的描述相得益彰,年代特征也体现得十分充分。那雾气昭昭的潮湿画面,很好地衬托出乔治六世内心对于自身毛病与国王角色的迷惘、纠结与苦闷。影片前部分,在表现痛苦中的乔治六世时,往往将其置于画面的一个角落,而留出更多的空白,使其那种内心的压力、孤独、无助进一步得到彰显;而在其口吃渐渐好转、自信心逐步建立后,则更多通过人物居中的特写镜头,来补充对于发生在乔治六世身上变化的阐述。所以,《国王的演讲》若能在以后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大获全胜,则一定是胜在整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