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文化之旅(1)

(2010-08-12 00:02:00)
标签:

三里屯

首都剧场

涵芬楼

老北京四合院

分类: 旅行社

      一点小雨,一些艳阳,很多舒适,这样的北京春天,我欢喜,也享受其中。

      很多时候,因为居住在上海,总会有意无意间,遇到关于这两座城市的比较。在世界各国,似乎都有着这样的比较,比如俄罗斯人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比如西班牙人的马德里和巴塞罗那;而对于我,上海是我一天住多一天的居住地,北京是我一次飞多一次的停留地,好与坏,我都没办法有深入血脉的感情,那就都取它们的好,也乐见它们的更好吧。

三里屯

      三里屯的名声太大,而且,恐怕是海外的名声多过国内。很多年以前,抱着一见真容的想法,在一个霓虹闪烁的夜晚,一个人曾在那里走过一趟,但急行军的脚步没有留住我的视野,走过,也便放下。

IMG_8084 IMG_8091

      这个春天,朋友说,三里屯那边变化挺大的,有空可以去看看。这一提醒,让我记起在某一位博友的空间里,也曾看到过那些挺有意思的建筑,所以,便利用某个下午至晚饭前的空隙,成行。

IMG_8101IMG_8105

      如今的三里屯,已经不再是酒吧街的概念,更像是国外流行品牌的集散地。原有的酒吧街西侧,是新起的现代建筑,一座座彩玻装饰的玻璃建筑,大多只有四五层高,不规则地散落在北区和南区。其间,打扮潮流的青年男女穿梭不停,难怪街拍者就守在路口,寻觅着目标。

IMG_8112 IMG_8104

      面上的三里屯,对非物质的我来说,太过炫目,倒是地下的商铺中,有一家创意商店、一家贩卖各种稀奇古怪气味的香水店、一家特色书店,更为吸引脚步和目光。

798&751

      798的名声也已经在我的耳边回荡过数年,但因为位置与我出差惯常的活动区域有相当的距离,也就一直留在下次再去的名单上。这个春天,因为工作原因,多出一个滞留在北京的周末,于是,决定在名单上给798打上一个勾。

IMG_8147 IMG_8130

IMG_8127 IMG_8129

IMG_8151 IMG_8155

      798没有围墙,艺术本来就应该没有围墙。所以,走在798,大可不问方向,在艺术的街道上漫游,如同在艺术的集市中享受,并随时准备接受一些惊喜。如今的798,实际上已经是798与751的合体。这里最奇妙之处,是原来的工厂还没有完全撤去,旧厂房的改造他用与现实使用并存的状况,着实令我有时空交错之感。

IMG_8157 IMG_8163

IMG_8161 IMG_8166

IMG_8182 IMG_8184

IMG_8193 IMG_8194

      在这里,有临街的一处处小摊点,也有一座座更商业化的画廊;有贩卖着自己创意与艺术的个体,也有更商业化的策划;有一条条个性的生命展示,也有更商业化的批量贩卖。其实,这里没有孰高孰低,只是生存方式的不同,只要真诚还在,艺术之中总会有感动冲击心灵吧。

IMG_8220 IMG_8227

IMG_8197 IMG_8245

IMG_8257 IMG_8274

IMG_8334IMG_8278

IMG_8295 IMG_8324

      说到当代艺术,可能形式上的创造往往多于精神的深化,这或许也是大环境的外在压力使然。不过,形式的冲击与精神的孕育也并非对立,自由创造力的滋长才是更为值得关注的。由此,有个性的奔放在,哪怕偏颇一些、极端一些,也是洒在未来的阳光。

皇家驿栈

      对北京,最熟悉的也是最多的落脚地,就是酒店了。在奥运会后,北京新建或改建了一批特色酒店,比如位于南锣鼓巷的秦唐府客栈七号院,是由最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改建的,房间设施完全中式风格,院子里栽种了各种果树,遇到季节,酒店提供的水果就是自树上直接摘下来的,甚是惬意。

IMG_8408 IMG_8407

      最近一段时间,我住的最多的,是一家位于北池子大街,紧邻皇城根儿,据说由清华大学的招待所改造而成,名叫皇家驿栈的酒店。这酒店是一座纳入中国元素的设计酒店,德国设计师的设计风格简约而现代,色彩亮丽而清新,打破了一般酒店给旅人的沉闷感。

IMG_8400 IMG_8399

IMG_8081 IMG_8397

      酒店房间,不以数字排号,而是以历朝中国皇帝命名,所以客人入住后,还会得到一枚同房间名的印章,也算是小小的乐趣。虽然,酒店没有星级,但服务水准一点不差,宽带免费,小冰箱内的饮料免费,各种生活用品也很有品质保证。

IMG_8404 IMG_8406

      酒店紧邻紫禁城,当温度合适的季节,屋顶餐吧的玻璃房撤去,一变而成露天餐吧。夜色初上,在简单的点灯仪式后,坐在那里小酌,便可看到老城浓密绿化掩映下的宫城。之所我选择这里,还不单单是因为自此走路就可到达景山和故宫,而是换一个方向也便走到了涵芬楼和首都剧场。

      上一次入住时,有一对新人在楼顶举行婚礼,那感觉应该很棒。说到楼顶,那里还有一个硕大的浴缸,据说是做SPA用的,没见过使用,估计届时是要清场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牵风的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