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舍《茶馆》北京人艺蓝天野剧评 |
分类: 大剧院 |
大幕拉开,舞台上的布景,依旧是我第一次接触北京人艺的话剧时,所感受到的那一种震撼,那对以艺术的形式将现实还原在舞台上而生的震撼。
这在北京逗留的一个夜晚,于我,真是幸运夜。不但与冬天尾巴上难得的一场雪不期而遇,还恰好赶上了人艺为纪念老舍诞辰110周年而复排的经典话剧《茶馆》。
《茶馆》何止是人艺的经典剧目呢,它完完全全就是人艺的一块金字招牌。店有百年老店,这戏也会有百年老戏,经久流传吧。
最早一班的《茶馆》在上个世纪末已经谢幕,但是于是之、蓝天野、郑榕、英若诚等响当当的名字和活生生的人物,却似乎始终留在人艺的舞台上,发着熠熠的光。那是绝版,也是流传。记得,我最早看《茶馆》,就是在电视上看的这一班老戏骨的演绎。在那个电视剧相对匮乏的年代,舞台剧曾经是电视节目的主流,那还真是一个文化的“黄金年代”。
https://tae73a.blu.livefilestore.com/y1mqEzCDPMkC5FEGkp_MS748eGEpISMhWaYxE0x9Arfns9QzKqfBh3JiilaVvVmFi4anSe3uPMlwihAL4APugycJomMN58UuiwBpFzxBBjgkd2X6GIhyRPM5xLm0JwPK_NI4w7_rCgHNjM/chaguan2.jpg
这次的复排还是老版谢幕七年后那一次复排的原班人马,梁冠华、杨立新、濮存昕、何冰、龚丽君、岳秀清……,也是响当当现今人艺的中坚力量,所以,精彩依然。这复排版本,用的是首演时的焦菊隐版本,因此,焦大师的名字也在演职表的导演行列历历在目。当然,小小的革新或许也在新鲜的演绎中,比如舞美、灯光,只是我的感觉朦朦胧胧,说不太清。而那演出,自然也不可避免地流着新一代演员自身的影子,本性的元素在再精彩的演绎中也是无法完全去除的。
不过,新与旧,是不需要比较的,因为时代在变,表演的方式也在变,只要是能够将剧本内容精彩呈现,观者去享受就好了。老的不需要替代,新的也不需要突破,做好自己的演出才是本分。
老舍的功力很强,强在过去了五、六十年,那剧情都不过时,那对民族劣根性及人性的揭示,还是一如既往地犀利和深刻。这样可以跨越时代的表达,才是深入到了生活的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