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廊童话

(2008-09-25 09:19:00)
标签:

王安忆

话剧

发廊童话

剧评

分类: 大剧院

 

这是我在这个暑期话剧季里,观看的最后一部话剧。编剧王安忆,导演吕凉,主演周野芒,足够腕儿。

走进剧场前,看到王安忆一身素朴地站在门口,似乎是在等人。那一刻,我并不十分肯定我的判断,但偶尔的一个对视,却增强了我的肯定。一如她在文字中的严谨与严肃,现实中的这位女作家似乎也是不苟言笑地在红尘之上俯视着什么。

这一出话剧,并非王安忆的原作,而是她应邀自一部美国小说改编而成。之所以能将小说中的故事移植为中国背景下的话剧,或许,正是因为巨变中的中国与小说原作背景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吧。在一个飞速物质化的时代里,人们都会不可避免地面对这样的主题:如何抗拒诱惑把握自我,如何坚持人性美好本质,如何找到自己的真实位置。

王安忆很真诚,早就说过剧本并非她的擅长,而看过这部话剧,我也认可她的自我判断。看这出话剧时,我正好在读她那部得奖的小说新作《启蒙时代》。这部小说,我看得多少有些累,因为内中是大篇幅的细节描述,很少对话。对比需要以对话进行的话剧,我有点相信,对话或许是王安忆的软肋。

在《发廊童话》中,人物的对话有太多的严肃性和文学性,这对于在小剧场话剧的熏陶下已习惯生活化甚至是调侃语言的观众来说,不但产生接受的障碍,而且还数次出现笑场的状况。即便写者的内心是真诚的,也还是需要放下生活的架子,否则,对剧中主题的阐述就多少会流露出宣教的影子,反而因为希望深刻而肤浅了。

那一天,是该剧的首场演出,也是奥运正式比赛开始的第一天,所以,满场的观众还是令导演吕凉感到满意而欣慰。剧终时,吕凉为观众介绍了剧组成员,当他把王安忆引上舞台时,观众还是对自称在剧场的“短兵相接”中战战兢兢的女作家报以了热烈的掌声。无论演出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至少彼此对话剧的期待是一致的,那就继续真诚地支持下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