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孟京辉两只狗的生活意见话剧剧评 |
分类: 大剧院 |
这是我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看到的第二出孟京辉的作品,也是一出我从去年的北京追到今年的上海,一而再擦身而过的话剧,但这一次,我抓住了它,没再放过它。
去年在北京时,就听说这出话剧挺火爆,但因为演出地点在我不熟悉的东单先锋剧场,终于还是错过。这一次,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艺术剧场,我终于看到了这出话剧的第199场演出,也是2008年上海第二轮演出的最后一场。
新浪网的影音娱乐版,对此剧的内容有如下介绍:“《两只狗的生活意见2008版》描写了两只狗离开乡下进入城市,他们寻找幸福的生活,寻找伟大的理想,然而城里的世界并不象他们想象得那么美好……四处碰壁之后,他们对生活产生了各种意见,这些意见是他们简单纯洁的头脑无法理解的生存难题。为了能够吃上一口饱饭,来福和旺财在街头卖艺,参加明星选秀进入娱乐界,去当保安,被富人收养又被抛弃,被打狗队打得遍体鳞伤,最后,他们决定勇敢地面对生活,不管生活有多艰辛,一定要勇敢地走下去!”
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一部献给所有在异乡艰难行走着或行走过的年轻人的话剧。当初,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像旺财和来富那样,怀揣着对家乡及亲人的眷恋,以及对某个陌生城市的向往与期待,告别一切的熟悉走进所有的陌生,我们又何尝没有承受过这样那样的挫折与委屈,才渐渐换来对这些“排外”城市的熟悉。所以,我们才会在“两只狗”带给我们的持续欢笑中,找到共鸣,也看到笑声背后的辛酸与苦涩。
虽然,这部话剧采用了一种近似寓言的手法来塑造人物,但其贴近生活的内容以及穿插即兴表演的方式,都把演员与观众的距离拉得很近。全剧演出,除了现场伴奏的吉他手与贝斯手各一位外,只有两位演员。这两位演员,一位是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教师刘晓晔,另一位是舞蹈学院的学生韩鹏翼。年轻的他们通过大量的肢体动作和台词功夫很好地确立了全剧的节奏,很有效地调动起观众的热情与注意力。他们不但具有完成角色所需要的良好体力,而且都能吉他弹唱、能打架子鼓、能唱RAP、能说相声……,体现了极强的表演水平与表现能力。
与演员卖力的演出相比,我们的观众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进场迟到延续了十多分钟,两位演员为了保持情绪的连贯性不得不将开场的暖场段子做了二次表演,但即使这样,也还是无法阻止演出过程中部分观众肆无忌惮的走动。或许,两位演员在剧场中也同样遭受了“两只狗”的无奈与伤心吧。不过,这并没有让两位演员的表演打上折扣,他们用调侃化解与讽刺这种不良观剧行为,更用舞台激情回报与感染更多专注的观众。当他们一次次与台下观众互动,当他们在演出结束时,为来观剧的朋友——准爸爸、青年演员文章献上祝福的演唱《童年》,当他们借用歌曲《爱的代价》中的歌词“走吧,走吧……”来与上海观众道别,彼此间都收获了感动、欢笑与理解。
“两只狗”告诉我们,快乐是一种生活态度;而导演孟京辉在此剧百场演出时也曾感慨:“让我们记住家乡和理想,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