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古典与唯美

(2008-07-21 09:00:00)
标签:

上海美术馆

油画

欧洲

分类: 博物馆

   

7月,上海告别梅雨,便陷入暑热,闷得人没个好心情。于是,我差点和冠龙的修理师为我家那第一台数码相机吵了起来。结果,争执在争吵的边缘停了下来,我把不修相机却要第三次跑来店里的时间,从两天后争取到了当天的两个小时后。反正,我也要去看画展,也就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让自己和对方填更多的堵吧。

走出南京东路的照相器材店,我的目标是南京西路上的上海美术馆,那里正在举办主题为“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的画展,对此,我已窥探很久了,是该行动的时候了。

刚刚走出南京路地下通道,小雨就渐渐地加大了力度,摇身一变长成了暴雨。我没有丝毫去哪里躲雨的念头,撑着伞,淌着雨水,向前。虽然,出门前早有准备,换了一双防水性能稍好的鞋,可是,在这憋闷已久的雨水中,我的双脚还是湿透了,继而是中裤,但我还是朝着目标,没有停止。

美术馆的门廊下,不乏躲雨的人,而我,要躲进更深的展厅。

我是个美术的门外汉,欣赏画作,不过是凭感觉找寻画面带给我的感动。听从了博友Rainbow Sky的建议,在入口处租了一个电子讲解机,也很认真地听完了所有的讲解。有讲解的参观的确有很大不同,令我了解了社会的背景与画家的风格,不过,本性难改,虽然上了一次美术课,但我的眼睛还是循着我内心的感觉,找着能给我带来感动的方向。

根据介绍,这次展览的100幅绘画精品,涵盖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及拉斐尔前派等众多充分代表那一时期艺术风格的作品。展览按历史时期与作品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分为四个板块:学院派与古典人体、浪漫风情与怀古、光与色的交响、劳动的赞歌,画作的创作者是欧洲19世纪一系列声望与作品同样响亮的艺术家:莱顿、罗塞蒂、透纳、柯罗、毕沙罗、提索特、蒙克、佐恩……,当然也有我知道的:米勒、莫奈和雷诺阿。

对于那些精细于建筑、家具与人物细节的画作,我有钦佩,却没有感动,或许我想起了陈丹青关于油画已经落伍的论断。但其实,在心中我明白,给我感动的画是那些让我没有距离感,让我可以看到生活之美,哪怕是悲苦之美的作品,是那些给我澎湃力量,却非慷慨激昂之力,而是人性能量的作品。

Henri Fantin Latour的“梨花”和Renoir的“扎白围裙的女孩”,美得让人心痛;Gustave Dore的黑白宗教画,让我看到神坛下的真实;Frederick Leighton的“克琳娜·达格尔的宁芙女神”与“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动静相宜皆为美;Basdita的“牛群·午后斜阳”,显现出西班牙牛仔的奔放与阳光;Strudwick的“无言的歌”,在精细的装饰风格中展现出思念的纯美;Andres Zorn的“在沃纳划的船上”,就是生活在卸去修饰后的真实感动;还有,那些我记不住画家姓名的“春之歌”、西洋“七仙女”……

走出美术馆,雨过天晴,心情也一同晴朗。

(部分画作请访问:http://www.douban.com/event/album/102821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月亮上的人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