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子曰《论语》孔子文化 |
分类: 图书馆 |
[子曰:“赐也,女(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欤)?”对曰:“然,非与(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反映在性格上,是不坚持也如此;体现在习惯上,则需要明辨而执着。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杀身成仁,不可谓不悲壮,;但,刚烈有余,成仁的效果未必。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我们当然不必杞人忧天。但是,如果没有给未来留出空间与时间,生活的余地也无从获得。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欤)!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位)也。”]
“窃位者”的心态很有意思,说到底,还是因为一切的信心皆因位而生,没了位子,再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一味抱怨他人之人,自己往往是怨声满身。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自己怎是万能的?所以,如今小人多。(权当笑谈)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不争,是不斤斤计较;有理有节,争也君子。人以群分,不是结党排他,纯属志同道合,惺惺相惜。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不以偏概全,谁都懂,但却难行。因为,好话坏话总会生出情分,影响判断。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记得某大人物说过,有些问题可以搁置,留给后人解决,要相信他们的智慧。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谗言当然乱德。激将法就是挑战忍的手段。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在舆论一面倒的情况下,需要质疑的态度、勇气与智慧。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本末不可倒置,谁都明白。可是,生活中舍本求末的事还是屡见不鲜,原因嘛,不外乎一名二利。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改过的前提,是勇于认错。过得了面子关,就不会因错再错。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人品看细节,英雄则要论大是大非。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人各有志,道也当然各异。只要不是歪门邪道,不同道可不相为谋,但不可没有尊重。排他的宗教往往引发矛盾、冲突,甚至是战争,丢了宗教引人向善的本义。
[子曰:“辞达而已矣。”]
曾经,好像有人以文章令人读不懂为傲,以为先锋,实为抽疯。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白话,才是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