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一一杨德昌 |
分类: 电影院 |
当一个八岁的孩子,对着逝去的婆婆的遗像说,他看到那个还没有起名字的小表弟时,会觉得“我老了”;当那双清澈的目光注视着慈祥的遗像,同样清澈的钢琴乐音响起,我突然意识到,这部我分三次共计三个小时才看完的影片是值得的。
《一一》,从婚礼开始,至葬礼结束,用三个小时顽固地记述着一个家庭的生活,善始善终。
在影片中,没有绝对的主角,就像在那个家庭里,没有绝对的中心成员一样。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处世之道与生活轨迹。
婆婆在婚礼中的突然发病,似乎是这个平凡家庭的转折。
女儿婷婷,是一个再乖巧不过的好女孩。但正是因为她的一个疏忽,在阳台上遗留了一包垃圾,给婆婆因丢垃圾而突发脑溢血留下了隐患。这是她始终不敢正视的一个痛。也正是这样一个乖女孩,却被无辜地夹杂在邻居好友及其男友之间,饱受友情与爱情的双重煎熬。她不明白,是否这一切都是她的过错;我也不明白,这是否就是上帝的所谓公平,不把一切完美都加载在同一个个体身上。不过,我还是清楚,这样的安排更像是生活的真实。
父亲是一个有些沉闷、有些耿直而且有些不合时宜的男人,还好他只是一个有理智的凡人,而不是一个圣人。对于家庭的种种变故,他没有决定的权利,只有接受的份内。面对感情与利益的双重诱惑,他有内心冲突的苦恼,也有随波逐流的行动,好在还守得住该有的底线。在妻子离家逃避,初恋情人不期而至的交叉点上,他享受到某种时光的回归,却也懂得适可而止。离开与放弃,在有些人看来是软弱,但换一个角度,可能就是一种明白与顿悟。
母亲其实是这个家里最懦弱的一员。她既无法接受婆婆突然的不省人事,也无力改变家庭成员甚至是幼小儿子的固执。于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和不堪中,她最终选择了逃避,上山里的寺庙去修行。这样的选择,看似在用虔诚的心救婆婆,但实际上,不过是在救她自己。
在所有的家庭成员中,那一个不起眼的8岁的阳阳才是最明白的一个。他明白昏迷的婆婆听不到她的声音,所以拒绝对着她讲话;他懂得欣赏美丽的东西,并用自己的努力去接近这种美丽;他可以承受强力下的讥讽与欺侮,但也会抓住时机予以无情的反击。或许,他身上的所有这些聪慧,皆因为年幼而丧失最少心灵中的天然成分吧。
阳阳用爸爸给他的相机,拍了很多在大人看来荒唐而无意义的照片,但他说,那是要给你看你看不到的东西。其实,我们都真该问问自己的内心,我们有多少的忽视,是因为视角的关系,还是因为内心的失聪?
一一,很多人在解释这个片名。最权威的答案,当然在仙逝的导演杨德昌心中。而我看到的,是我们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彼此紧密相连,需要善良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