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巴塞罗那旅游凯旋门大教堂广场 |
分类: 旅行社 |
加泰罗尼亚总督府东侧的小巷很有味道,在其间穿行,周边的建筑既有历史感,又有艺术性。到最后才发现,原来那被我围绕着转来转去的建筑,就是巴塞罗那大教堂。
从外观上看,正在维修的三个哥特式尖顶是教堂的象征。等到花5欧元进到教堂里面,会发现,它与其他教堂相比,还有很多的不同。一是在教堂的正中央,有一个用围墙围起来做弥撒的独立区域,像是教堂中的教堂;二是它的主礼拜区在地下;三是教堂右侧有一处天井式的区域,像一个花园,不但有高高的棕榈树、精致的喷泉,还养着几只大白鹅;四是在它的内墙两侧,分别有一对木制和石制悬棺似的器具;五是可以乘电梯上到教堂顶,在那里一览巴塞罗那市容,可以远眺到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高迪的圣家教堂以及海湾和蒙锥克山。
从大教堂一直往南走,就是巴塞罗那的海港区。前方港口,一派现代的繁华;后方建筑,透着历史的凝重,这样的搭配很像上海的外滩,只不过这里因为海的缘故,更为气派。港口内,满是停泊的游船,用千桅林立来形容也不算过。
我绕着港口转了一圈,正值中午太阳强烈之时,晒得身上暖洋洋的。在哥伦布广场与港口之间,有一座人行桥,被称为“海上兰布拉”,因为沿着它往北走就是巴塞罗那著名的兰布拉大街。“海上兰布拉”的设计极其简洁,只是类似于海浪曲线的几根线条,风格现代而大气。桥头两侧的下方,有供游人休憩的长椅和木栈桥。我找到其中无人的一处,也躺了下来,晒一晒心情,放松一下头脑。身边不时有海鸥飞过,蓝天、白云、建筑、笑脸……,这才是生活的自在。
还有更巧的事。我不经意间的一抬头,竟看到两日前一起在马德里开会的台湾朋友正从桥上走过。欣喜地打过招呼后,更感人生无处不相逢。
自哥伦布广场向东,是一段供行人散步和骑自行车的宽敞区域。在巴塞罗那,有租自行车游览的项目,一天22欧元。此外,城市各处还有无人看管的自行车租借处,市民或游客办卡后,随时可以从自行车停放点刷卡骑走一辆统一车型和标识的自行车,再在其它的租借处随时还回。因此,在巴塞罗那街头的交通灯中,也多了一个自行车的标志。
自港口区再往东,就是巴塞罗那动物园,是园中园的设计,除了一座收费的动物园外,还有一个占地不算小的免费公园。公园更像是一个植物园,绿草青青,绿树挺拔,随处可见家庭草地上野餐的家庭,享受阳光的情侣以及独自躺着阅读的男女,一切均是惬意。公园里四散着座座雕塑,在这里,它们少受了城市中的拥挤之苦。
公园的另一个门旁,是座动物学博物馆,大门则隔着广场与一座凯旋门正对着。与大多数的凯旋门不同,这座凯旋门是一座红砖单门建筑,门前立着四根权杖,门后则是一条长长的广场。
巴塞罗那的天气说变就变,正午时分还是骄阳似火,此时从凯旋门向西望去则是乌云密布。眼看着雨水将至,没有带伞的我决定赶紧往酒店返。穿过一条中国服装街,拐上一条直通海边的大马路时,雨倾盆而下。我找了街拐角处的一处门廊躲雨,也看着行人在雨水中奔跑。总体上感觉,西班牙人似乎不太在乎淋雨,可能一是因为这里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再者,或许也和他们生性乐观的天性有关。
回到酒店后,感到有点乏了,就干脆小憩片刻。等到7点多钟时,决定去大教堂广场前的一家小店去吃晚餐。路过加泰罗尼亚总督府时,看到还有4个人站在屋檐下延续着始自中午的抗议,令我多少有几分佩服他们的坚持。餐厅里很是热闹,游客们吃着主食,当地人品着啤酒,各有各的快乐。我点了一份海鲜面,虽然价格比马德里贵,但味道也比马德里好很多。
水足饭饱后,我顶着雨,打着伞,穿过小巷往酒店走。总督府门前的抗议者终于散了,我想,他们也和我一样也有倦的时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