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丹青退步集宋体纽约大都会上海博物馆 |
分类: 图书馆 |
应该声明,我不懂艺术。在我眼里,艺术就是舒服的感觉,无论眸中、耳中还是心中,所以面对艺术,我不会附庸风雅,只求心旷神怡。
油画:
陈丹青对当前的画界应该是不太满意的,可能,这也是源自他对美术教育之教条的不满。的确,艺术是需要灵性的天赋与历练的,即便教,也只能是师傅带徒弟式的心领神会,而非包含政治与外语的大堂通授。
有鉴于此,在《退步集》中, 陈先生反反复复强调了观赏绘画原作的重要性。日前,去上海博物馆,观赏来自纽约大都会艺术馆的52位当代著名画家的画作。赏罢,确有一种不同于观赏印刷版的震撼。以我这个外行来看,原作应该是体现有画者的思想且汇聚着画时的情境的,因此,原作总有着赝品与印刷品所缺乏的生动与灵性。
跳出绘画,在其他领域的学习与探究,也同样应该尽可能去接触“原作”,否则以讹传讹,只能是歪嘴和尚念错了经。
建筑:
在《退步集》中,陈丹青以外行自居,以城市为题,表述了他对城市建设的思考。在陈先生看来,建筑是承载与传递城市历史的产物,因此,妥善处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或许,在他的眼中为了发展而在进行中的城市拆迁,已经到了背叛历史的程度。
我们应该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但是,百多年的革命与现在的事实,又确实表现为我们为了有区别的改变和眼前的利益,在迅速地告别历史,甚至是毫不留情地清除历史的痕迹。诚然,经济发展的压力迫使行政官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可以理解的;社会上对摆脱贫困而压缩现代化进程的普遍渴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城市历史记号的建筑一除而不得还的道理,是否更应该得到理解。
我们都喜欢很多欧洲城市注入我们内心深处的那种优雅与高贵,但我们忽视了那是历史积淀的结果。莫非真要等到我们明白时,只能面对照片伤感地回忆?
摄影:
在一个圈子概念浓重的艺术界里,陈丹青该是一个没有门第观念和帮派界定的人,在这一点上,他有些与另一个另类的上海男人韩寒有着共同点。或许,这也应证了他们想表达的内容,时代、地域甚至还有技巧和手段,都不应该是划分什么的标准,所有真正的作品都是在以真心干净地完成的才是。理解了这一点,再看一个画家对摄影的高度称赞与认同,就不足为怪了。
陈先生不是一个守旧的人,因此,他不但对摄影接纳,而且对一切有利于艺术发展与传播的手段或方式都也接纳。不过,他的接纳并没有为前卫而前卫的态度;也可能,褪去哗众的外表与争宠的噱头,前卫才是进步的与添加了生命力的吧。
在《退步集》中,得到陈丹青赞赏的摄影作品或摄影者,无不是没有私心地完成了历史记录的,甚至在技巧面前显得有几分呆板的。这倒也是和陈先生对艺术的一贯态度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