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圣地麦地那和第二大城市吉达、东部城市达曼
麦地那,也称麦迪纳、麦迪莱,旧称叶斯里卜或雅特里布。位于沙特国境北部赛拉特山区中的一个开阔平地上,四面环山,海拔620米,属于山区高原城市。伊斯兰教三大圣地之一。
距麦加以北约400公里。面积50万平方公里。一月份气温11.6至22.9度,八月份气温高达28.5至42.5度,夏季酷热。行政上是麦地那地区的首府,吉达在其正南424公里处。
这里环境优雅,市区建筑颇具规模,且整洁、宽敞,颇具现代都市气息。房地产业发达,商业活动季节性较强。城郊建有国际机场。麦地那伊斯兰大学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青年。规模庞大的法赫德国王《古兰经》印制机构也在这里。城郊地下水充足,周围多农场、园圃,出产椰枣、小麦、大麦、蔬菜和水果。盛产优质椰枣。有椰枣加工工业,还有砖厂和地毯厂。
城内古迹众多,最著名的有穆罕默德亲自督建的先知清真寺,寺内有穆罕默德陵墓。先知寺是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又称麦地那清真寺。坐落在城内的拜尼·纳加尔区。在古代,麦地那的穆斯林信徒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去南边400公里处的圣城麦加朝觐。麦地那原称叶斯里卜,先知到来后改为“麦地那-纳比”,意思是“先知之城”,简称“麦地那”。麦地那是继海吉拉(即出走麦加)之后穆罕默德传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先知穆罕默德和四大哈里发时代,麦地那为伊斯兰教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穆斯林们曾冠以“被照亮之城”、“和平之城”、“胜利之城”等美名。1924年,麦地那在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掌控几个世纪后,被伊本·沙特占领,后成为沙特阿拉伯王国的一部分。
凡奔赴麦加朝觐的人,都要去麦地那。每年朝觐期间,在朝觐仪式开始之前和之后,访问麦地那的人同在麦加一样多。麦地那是伊斯兰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在麦地那,先知开始向不同信仰和不同民族的人群传播伊斯兰。今天来到麦地那,处处可见多元化文明的特征,各民族互相尊重和包容,没有固定形式的服饰和礼仪,行动自由,访问麦地那不是朝觐的内容,而是“谒陵”,向先知和先贤的陵墓做都阿宜。
到了麦地那,看到先知时代的许多遗迹,人们立刻想到应当遵循圣训,坚守正道。麦地那还有世界上第一座古巴义清真寺,有历史特征的双朝向清真寺,先知清真寺内有先知陵墓,以及先知时期的先驱陵园。
先知的陵墓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是根据先知的遗嘱安葬的位置。麦地那清真寺地面上覆盖着白色地毯,穆圣陵墓两边覆盖着红色地毯,其中有他的两位继承者哈里法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的墓地。从陵园到先知清真寺的道路旁,有一处高台,那是第一位黑人奴隶穆斯林比拉勒登高呼唤宣礼的地方。陵园的另一边,还有一处高台,当年先知经常站在那里向他的弟子们宣讲真主启示的地方,众多的弟子们聆听穆圣宣讲,其中有许多大家在圣训集中经常看到的名字,如阿布·胡莱勒,他以清真寺为家,清贫守道,以跟随先知而获得精神幸福。
今天的先知清真寺依然在原来的位置上,但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当初先知督造的清真寺是一个长五十米宽四十五米的土坯矮墙大院,礼拜殿是椰树干支撑的草棚,屋顶盖着树叶和草木。一千多年来,经过历代扩建重建,成为今天这样的金碧辉煌和广阔无比的世界大清真寺。专家们说,伊斯兰教法对穆斯林的生活用品,例如衣服、用具和房屋,只有原则规定,没有守旧和仿古的要求,任何时代和地区,都可以就地取材,采用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最佳材料建造清真寺,建造成民族形式的礼堂。世界各地所有的清真寺都符合先知规定的基本要求,朝向克尔白、清洁卫生、没有吵闹声干扰,只向真主礼拜和祈祷,没有以物配主或崇拜其它东西的嫌疑,但清真寺的陈设都不断革新和改进,如外形有大圆顶和高高的望月楼,内部铺地毯或毛毡垫,装吊灯、空调、风扇,以及各种富丽堂皇的装饰。
今日宏丽的先知清真寺中,仍旧从建筑形式上保留着原来的古迹,如在数以千计的立柱的前排有顶部绿色廊柱,标志着当年土坯矮墙的范围。前面的一侧有一个演讲台阶,就是先知经常站立演讲的地方,是保留的古迹。清真寺的后身是两个古籍图书馆和博物馆,珍藏着古代文献,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查看和阅读,其中有先知发给周围国王的书信。清真寺之南,有两个古代陵园,其中有先知的太太赫蒂彻和其它妻子的墓地,也有许多伍侯德战役烈士墓地,都有明显的特征。大多数先知时代的历史遗迹都保存完好,许多地方在朝觐期间对公众开放,每年都有许多各地朝觐者到麦地那验证他们学习到的书本知识。
圣城麦地那到处都显示出先知奋斗的成功,第一个伊斯兰社会从这里建成。麦加是伊斯兰的心脏,真主的启示最早降示在吉祥的克尔白天房之下,而麦地那是伊斯兰文明的躯体,真主派遣他的使者到那里第一次成功地实践了伊斯兰的精神。朝觐者在麦加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婴儿见到了久别的母亲,一切都有了依靠和温暖,真主的造化给了信徒无限的恩典和保护。
吉达,政府外交部及各国使馆驻地,全国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港、重要的金融中心。东距麦加约70公里。是汉志省唯一允许非穆斯林居住的城市。
吉达建于647年。17世纪起作为朝觐者的中转港而兴盛,每年约有15万以上的海外穆斯林在此登岸前往麦加朝觐,是麦加的主要进出口岸。一战前,受奥斯曼帝国控制,1916年属恢复独立的汉志王国。1925年随汉志并入内志。1932年后为沙特阿拉伯的主要商港。二战后,港口得到了扩建和港道加深。工业有石油化工、炼钢、化肥、制革、造船和印刷等,建有轧钢、汽车和拖拉机装配、炼油、水泥、服装、木器、肥皂、糖果、皮革及海水淡化等工厂。商业以地毯和陶器交易为最盛。主要输出椰枣、石油及其制品,输入纺织品、粮食、食糖和茶叶等。吉达市隧道工程紧邻红海东岸,隧道交叉口距红海约300米,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100米。埋藏深度距地表以下1.55米至1.95米之间。
吉达位于沙特西部、红海东海岸的中部,行政上隶属麦加地区管辖,是红海乃至中东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市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1/3,也是沙特经济、贸易中心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对内对外交通网较为发达。
城市用水来自法蒂玛干涸河谷和索勒塔纳泉。该城是沙特外交部与外国使节驻此,设有70多个总领事馆,有沙特“外交首都”之称。有制造宗教用品(如用黑珊瑚制造的念珠)、地毯、陶器等手工业与渔业。
达曼,沙特东部城市,东部行政区首府。临海湾西岸,北与油港拉斯坦努拉隔海相望,西南距首都利雅得410公里。人口80万余。
原为沿海一小居民点,1938年发现储量极大的油田后,遂日渐发展。20世纪50年代起,更加速繁荣。为沙特海湾沿岸的最大商港。主要进口货物有石油工业设备、车辆、水泥、粮食、牛和百货;输出达兰等油田的石油和天然气。又是石油工业中心,设有大硫酸厂、润滑油厂以及其他石油化工企业。还有食品工业企业。
港区拥有40个泊位,港口作业设施和航道的航标设置高度现代化。全国唯一铁路线的东端终点,以公路、铁路分别通达首都利雅得和其他城市;油气管线通达各大油田。农业尤其是乳品业也很发达,试验农场饲养大批菜牛和奶牛。设有费萨尔国王大学(197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