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时候曾经花了50元的巨款,买了张ABBA的卡口CD.那时候盗版碟市场还不景气,所以正版进口的还有点稀奇。不过不是很喜欢。虽然旋律很好听,但是我总觉得他们的配器有点cheap,就很像80年代歌舞厅里的那种电子琴,轻飘飘的,像风一般从身边擦过,有点痒,但钻不到心里去。
不过放在MAMMA
MIA里面,加上情节,用音乐剧的方式演绎,反而具有震撼效果了。我以前看到过MAMMA
MIA在英国上演时,有评论家称赞说,“多有趣的作品啊,英国所有的PROZAC都没销路了!”西方人都喜欢夸张的,我看完就没觉得这有抗抑郁的效果。有感动有温暖倒是真的。音乐真是情感的放大镜,当歌声婉转,旋律奔流的时候,一颗平庸的心里,任何隐秘的潜在的莫须有的小情绪居然都能骤然伸展,畅然释放。“mamma
mia, here i go again
不过哭过笑过,真正留下的感动,不是来自于主人公爱情的一波三折,倒是来自于故事从头到尾所透出的人情味,那是对人性的豁达,对命运和对生活的真诚的幽默感。一段坚守的爱情,21年没有被扑灭的火焰,足够打动人了吧,可是呢,故事之所以开始,是因为女主角在爱人离开以后,当即又和另两个男人温存,然后就留下了一个不知道父亲是谁的女儿。然后独自抚养成人。在女儿的婚礼上,这三个爸爸候选人相聚一堂。很乌龙,很搞笑。仔细想想,其实背后是一个女人巨大的伤痛,寂寞和牺牲。换一个角度,那为了歌颂爱情,女主人公的单身妈妈的生活可以是忠贞节烈,艰苦卓绝,可歌可泣,一不小心就成了悲剧。而在Mamma Mia里面,年轻时的痴狂和冲动,中年后的无奈和执著,一切竟是如此温暖和有趣——爱就爱了,错就错了,来就来吧,哭就哭了,哭完了,还要找乐,继续歌唱!这就是我最佩服编剧,包括其他很多西方的剧作品的地方。一点没有刻意的去加以道德或其他的修饰,很“以人为本”。真诚而朴实,很具有打动人的力量。
推荐给所有真诚生活,真心爱的人,尤其是女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