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股法 |
在20年前我们那个时代的股市,在当时的证券类报刊上可以看到大量篇幅的技术分析类文章。当时很有名气的几大证券报刊中每期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证券分析文章。
时光流转,现在的证券杂志要比那时少了很多。但是仅有几家报证报刊的内容中技术分析类的文章几乎绝迹。相反基本面分析的文章在证券报刊中是铺天盖地的。
这是为什么呢?
至少说明现在的主流财经媒体比较而言更认同于基本面分析,即对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分析。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都是如此,技术分析类的文章在大多数的自媒体平台上的受欢迎程度都远不及分析基本面的文章。不信,请看财经类阅读量过百万的没一篇是技术分析的文章。技术分析的文章阅读量过10万都少见。
在国外技术分析也基本处于一个边缘化的地位。我们所熟悉的那些世界大投资家和投机家绝大多数都是靠基本面分析起家的。单纯依靠技术分析发财的人基本没有。
有人会说《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的利弗摩尔是依靠技术分析发财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利弗摩尔在交易中也研究了基本面。他应是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综合的投机类型。
https://tfsimg.alipay.com/images/TB1tBpHXEiHDuNkUQcjSuth_pXa.jpg?0.6666667
技术分析之所以落到现在这个似乎只被草根所热衷的地步,这与技术分析的研究和应用走向了误区有密切的关系。
比如,技术分析原本就没有精确预测的功能,但是很多人把“精确预测”的功能强加到技术分析上面。过度神化技术分析,结果屡屡出错,反倒让不少人对技术分析失去了信任。
还有,技术分析被一些人理解为“仅凭数据和图形”就能应用的分析技术。即在屋子里不用关心外面的事物,仅凭市场行情的图纸就能分析未来的行情——这显然是荒唐的。
技术分析的核心其实是心理分析和市场博弈,但是人们在应用中往往陷入了按图索骥的误区。这样的失去灵魂的技术分析又怎么能不被边缘化呢?
技术分析只是一种投资参考,不应过度神化其作用。很多人用技术分析捕捉什么涨停板、追求精确预测点位,这是在把技术分析带向死路。这样的技术分析不学也罢。
真正的技术分析应着眼人与人的博弈这一核心,应结合基本面分析、心理分析、资金配置等以求达到在博弈中的相对优势。技术分析不应成为脱离基本面分析和心理分析、仓位风险控制的“纯技术分析”。
https://tfsimg.alipay.com/images/TB1kvRFXEmHDuNjme5VSuufZVXa.jpg?0.6529235
举例:华谊兄弟由于崔永元事件前几天大跌。有人从技术上看是超跌,KDJ处于低位,还有其它技术指标向好等,于是买了进去。但是这几天就被套了。因为技术分析本来就没有精确寻找的功能,它只是说“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种状态就成底了,但是今天能否重复过去成为底并不清楚,并不知道,没有保证!如果从基本面分析就会知道华谊兄弟的商誉问题有可能是个地雷,极可能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大股东几乎把所有的股票做了抵押,这怎么说也不是个好消息。
如果你在技术分析时考虑了这些基本面因素,你就会对华谊兄弟的操作保持谨慎了。你就可能不买或只买很少的一部分仓位了。
如果仅用所谓“纯技术分析”去分析乐视网就更悲惨了。就会发现超跌后还有超跌,地下室下面还有十八层地狱,不结合基本面凭空纯技术分析是绝对不可取的。无论是逃顶和抄底都没有太大的意义。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孟可的思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