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为经济学是很不成熟的学科,远不如数学、物理学那些学科……。这些学科在量化和逻辑严谨方面都走在了经济学的前面。有的朋友认为经济学不能量化是因为经济学中社会的因素,而社会是人组成的很难量化。我认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问题在于经济学并没有真正的解决无量法化这一难关,因而使所有推论都建立在“理想”的基础上。巴菲特说经济学家对企业一点用都没有,我则说经济学家对预测世界经济也没啥大用。
证券行业中的分析师更是无甚大用!那些头顶桂冠的分析师无不是以运气取胜。我国证券公司任用证券分析师的标准通常是30多岁以下,而这种年纪在证券市场中可谓是幼齿。绝大多数的分析师没有经过一轮完整的牛熊行情。当这些分析师成熟之前,已“祸害”了无数大小客户。据我所知,绝大多数的证券分析师家属(实际就是分析师本人操作)炒股都亏钱。离开证券公司则无法以证券分析生存。
证券分析师的水平不高由几下个因素造成的:
1
分析行业就是预测未来,原本就难度很大
预测未来的水晶球只在神话里,现实世界并不存在。分析师用自己的知识去分析世界和企业的未来,就如独身拿着树枝去上山打老虎。这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分析师能否预测准确,更多要依靠运气。
我见到的是很多证券分析师不敢回答客户的股票走势问题,原因很简单:怕说错嘛!
2
分析师大多数是凭学历录用的,缺少独立的思考分析能力。
最常见的是分析师对一家公司的估值居然随着市场行情变化。比如在熊市时对一家公司估值10元,到牛市时就更改估值为15元,而研报内容却仍然不变。只改了估值!
3
分析师的地位决定了他的预测偏差大的吓人
券商的分析师我敢说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看多的,因为不看多则股民不交易,不交易则公司无收入,公司无收入则自己无收入。
行业分析师也更是如此,基本上全年看多本行业。网上这二年就见一个券商行业的首席分析师,他在5000点时就大喊券商板上涨空间很大,现在3000点时更是喊破嗓子做多。我想他什么时侯会说证券板块不好呢?估计得等他退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