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曲艺形式面临严峻挑战主要缘于缺少创新

(2015-07-27 07:32:21)
标签:

娱乐

分类: 娱乐
     评书 相声 快板等传统曲艺形式随着老年观众的减少而日渐颓废。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人去创新。
任何一个事物不去创新发展,最终走向灭亡是必然规律。
    有人指出:曲艺创作人员匮乏,新作品产生缓慢,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节奏,致使老艺术与新生活脱节,曲艺作品创新力不足。
    我认为非常正确。创新固然很难,但我奇怪的是这些传统艺术有些很容易的变通都很少去做。
    比如评书吧,为什么只是翻来复去的讲《三国》《杨家将》,为什么不能讲〈盗墓笔记〉和〈潜伏〉?
    又如相声,为什么不能聊聊互联网金融?为什么不能聊聊股市?
非不能也,不为也。内容上的创新难度要明显小于形式上的创新。
    传统艺术形式大多陷于固步自封的状态。其实我们要继承的是传统艺术的精髓,而非百年不变的外在形式。
而实际上现在的传统曲艺,在它们诞生时也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形势适应创新而来的,为什么到现在就停止了创新呢?
     有专家说:要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只有在形式内容上再有创新,才能谈得上传承发展,才能吸引年轻的80、90后观众。曲艺演员演的是精神、人、魂、心和情,只有这样,才能感动观众。在这些方面,青年演员还应不断深化。要考虑到80、90年代的观众,要古代和现代相结合,要有时代语言,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极为赞同。关键在于这事得有人去做,而且要做的好。而这要看天地造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交易信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