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孟可的思想空间
孟可的思想空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996
  • 关注人气:1,0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忽悠---资金流向理论

(2012-04-22 06:39:46)
标签:

杂谈

分类: 股法

   近些年来所谓的"资金流向"理论越来越流行.一些电视台证券节目中每天都有一个监控资金流向的专栏.有的所谓高级证券交易软件,以资金流向功能为一大重要卖点.不少的股民甚至证券分析师都张口闭口资金流向的------煞有其事的样子.

   资金流向理论中"资金流入流出"的对象应指的是机构的资金流入和流出.

   我认为资金流向理论是个大忽悠理论.对机构资金的动向的判断,我认为是相当的不靠谱!

   主要原因有二点:

一 判断机构资金的流向基本上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大多数的软件主力资金的计算原理是这样的:
1.自定义主力大单的量,一般是一笔交易500手为主力大单,也有以金额为准的一般是50万为主力大单。还有以占流通盘多少比例的现手为主力大单.(有的软件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主力大单的量)
2.根据以上设置,主动买入成交的大单计入“主力资金流入”,主动卖出成交的大单计入“主力资金流出”。
3.只能计算主动成交的,委托挂单被动成交不会计算入内。

   实际上,主力资金出于隐蔽操作的目的,可以用多种手段让软件的估算严重失真。主力资金出货时一般都采取大单进、更多的小单出,软件却显示主力资金流入。主力资金进货时采取很多的小单进,有限的大单出,软件却显示主力资金流出.

   我在实践操作根本不看资金流入流出.因为不看也基本知道软件的计算结果,暴涨的时候肯定是大量的流入,暴跌的时候肯定是大量流出,而横盘震荡的时候永远是进出差不多。实际上横盘震荡的时候主力资金就已经暗流涌动了,低位横盘吸筹,高位横盘出货。

   总的来说这种只是基于软件的估计计算而不是真实的数据所得的“主力资金”进出状况不可靠。

那为什么软件不用“真实的数据”呢?所有的软件所接收的数据都是沪深证交所提供,而真实的买卖家身份和交易数量是属于保密的数据。沪深证交所只在每天公布龙虎榜股票的主力交易数据.
按大单的净买量来算的,就是设置一个数字,以大于数字以上的单叫大单,然后按这些大单的方向是买入还是卖出,买入总额减去卖出总额得出净流入。
   而证券交易所发布当时的所谓现手,是按着一定的交易规则把数笔交易进行撮合的结果.常常不是当时真正的现手!,在一个大单买入的同时有一个小单抛出,这二单可能会合并,变成一个抛出的大单:一个1000手买入同时有一个200手卖出,按规则有可能会合并成1200手卖出.此时交易所对外发布的数据就是1200手卖出.我们的交易软件这时就收到了这个1200手卖出的数据,以此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资金流向,其结果相差多大可想而知!同理软件在一个大单卖出的同时,一个小单买入,经常会因为交易规则合并而变成一个买入的大单.

  因此在交易活跃或主力做盘情况下,软件无法得到真实的原始数据.因为软件的资金流入流出发生定量甚至定性的错判是必然的.

  二即使软件能准确判断出资金流入流出,对于我们的交易也是于事无补.

 退一万步讲,假设某高级交易软件破译了交易所数据的卫星秘码或用其它方式搞到机构真实交易的数据---结果资金流入流出的分析很准确.我们依此操作会赚钱吗?

  首先,从总体上来看,在行情不好时绝大多数的主力机构也是亏钱的.你跟着他们买入卖出不会有好结果的.反之在行情好时,你不用跟着他们,你也一样赚钱甚至可能会超越他们的收益.

  其次,从局部上看,软件提示的资金流入流出随时都在变化.没有可操作性.今天软件提示某板块资金大幅流出,你如果马上卖出了,明天很有可能软件又告诉你资金又大幅流入了....这种事前几天就发生过,4月17日大盘跌20多点,某高级软件提示券商资金大幅流出,然后你就卖出空仓.4月18日大盘大涨40多点,软件提示券商资金大幅流入.然后你再返身追高买入.....过二天软件肯定又会提示你资金大幅流出........让你大唱...伤不起....

 

所谓的资金大幅流出并不一定是头部,有可能是中期或底部.资金大幅流入也并不一定是底部.这好比KDJ超买不一定是头部,KDJ超卖不一定是底部一样.究其原因,资金流向理论和KDJ这样普通的技术指标一样,都是根据现在的和历史的交易数据进行判断未来的一种技术而已.而且资金流向理论在现实中采取数据的手段并不比KDJ等普通指标高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