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二十四道拐

(2019-02-10 08:45:53)
标签:

24道拐

抗战公路

生命线

晴隆

杂谈

分类: 山水有情
那二十四道拐
 那二十四道拐 
    到贵州旅行一定要去晴隆县看看抗战公路的“二十四道拐”,这公路是抗日战争中国际援华军需物资运输的大通道,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条公路前些年还在通车,去年为了保护这历史文物不再通车,将原址永远保留。我到贵州之前知道这“历史弯道”背后的故事,我能在抗战公路的原址上走走感到非常荣幸,虽然很久没有什么事让我荣幸。以徒步行走的方式走到那个年代去寻找那个故事,我们行走24道拐来纪念这条抗战生命线也很有意义。 
  这是一条抗战生命线,美军记者的这张照片全球闻名。 
那二十四道拐
每一道拐都留下许多的故事。
    故事从照片说起,这是一张美国随军记者拍摄的著名黑白照片:长长的美军GMC十轮大卡车队,沿着中国西南一条多处呈现“S”形的陡峭公路。该照片首次刊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史迪威的缅甸战役》封面,标注为“中国境内史迪威路之二十四拐”。
    1995年,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战胜利50周年,云南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沿着滇缅公路试图寻找这张老照片的拍摄地点。然而,跑了几个来回,把所有地形走了个遍,始终没有发现和老照片相似的地方。寻找者叹道:“它就像从地球上消失了!”             2002年滇缅战史专家拿着那张24道拐的黑白照片来到晴隆县,在当地出租车司机的带领下找到这历史的“24拐”。《世界闻名的“24拐”原来在贵州!》这一消息在2002年3月24日的《羊城晚报》一经刊登,即轰动世界,当时报道这样表述:“一张老照片的破译,改正了一个57年的谬误。”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的核心部分,雄奇险峻,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的标识志路段,全长4公里,宽6米,第一拐到第二十四拐直线距离350米,垂直高度250米,坡倾角60度。抗战期间,成为盟军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是中美军民团结抗战的象征,被誉为抗战的生命线。 
    抗战期间,国际援华物资经滇缅公路到达昆明,必须经过这“二十四道拐”才能送到重庆,“二十四道拐”即成为中缅公路的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运输任务,日军对“二十四道拐”进行轰炸,1942年,美军1880名官兵进驻晴隆县保护该公路,一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一个月后离开晴隆。2006年被国务院评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快离开晴隆县时,我凑了几句打油诗:抵御外寇筑隘路,崎岖蜿蜒穿云雾,缅思执斧开山人,历史弯道莫迟顾。 
那二十四道拐
    我是揣着二十四道拐的故事行走在了历史的弯道上。我们的脚下曾经经过美军的大卡车的车轮,我们的身边曾经有多少军人是花何等的代价来守护这“公路奇迹”,走在历史的弯道上心情是沉甸甸的。2015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位于晴隆县晴隆山的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名列其中,是贵州省唯一被列入的一处。我们从24道拐的历史遗址走了个来回,这天旅游的收获是很丰富的。
那二十四道拐
       我们从24道拐往第一道拐走去,来回8公里。
那二十四道拐
     这个道路前几年还能通车,现在是保护这条“历史弯道”全程封闭。人在道路上行走很安全。
那二十四道拐
   ”24道拐“按专业的话说是公路上的24个”回头弯道“。山区修公路回头弯道选址是个技术难点。
那二十四道拐
      淫雨霏霏,我走在上边那张著名的”黑白照片“里,犹如我是走了回在历史里,心里很满足,这是最好的旅游方式。
那二十四道拐
      一条石子路,这是当年抗战公路的生命线。
那二十四道拐
  有一部电视剧”24道拐“就取材于这里,电视也是在晴隆县拍摄的。
那二十四道拐
       我看到路边有废弃的轮胎,可能是前几年通车时留下的吧。
那二十四道拐
       在雾里拍摄了这道”拐“,我数着走,整整24道。
那二十四道拐
  这条公路抗战时是昆明到(陪都)重庆的运输通道,前几年还在使用。
那二十四道拐
   这”24道拐“是真实的文物,而不像某些什么假古镇。
那二十四道拐
     贵州有许多的山路,最有名的就是这”二十四道拐“。
那二十四道拐
      ”24道拐“对面山上这拍照片的最佳位置,可惜是云雾紧锁。
那二十四道拐
       每一道”拐“的入口处有一个停车场,人们可以在此下车参观。
那二十四道拐
      ”24道拐“很美丽,是因为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因为这是抗战胜利纪念地。
那二十四道拐
   其实历史和我们相隔并不遥远,只要留意她就在你身边,不要去梳妆打扮她,素面朝天才是真本色。
那二十四道拐
在这路碑旁我得弯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