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彼得大帝夏宫花园
彼得大帝夏宫,又称“俄罗斯夏宫”、“彼德宫”。它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它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喷泉林园,占地近千公顷。它面向芬兰湾,由美丽的喷泉、公园、宫殿组成,是很著名的圣彼得堡旅游景点。彼得大帝夏宫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大宫殿在上花园。
夏宫内外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堂。礼宴厅堂和皇家宫室。大宫殿前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
这里有37座金色雕像,29座潜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2座梯形瀑布。
夏宫林园的由俄罗斯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皇帝亲手打造的,彼得大帝是为了庆祝战胜瑞典的胜利,在1714年开启建造工程,而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为了她的“龙兴之地”大兴土木,经过长达两个世纪的营建,这是个奇迹。皇帝要是懂艺术就可以利用他的权力打造他出属于他自己的作品,今天来看夏宫林园艺术风格,说明这二位皇帝是真懂艺术的。在彼得大帝时期,夏宫花园是沙俄上层社会社交的场所。夏天,沙皇在这里举办招待会款待外国贵宾,并在此举办大型舞会。从19世纪20年代起,花园逐渐成为公众游玩与休息的场所。普希金和其他俄罗斯的着名的作家和艺术家,都是这里的常客。
今天来这里客人是各国旅游者,是一处让人赞叹,让人难忘的地方。
彼得大帝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他要为名副其实的“大国”的地位建造一座与之相适应的宫殿——这就是夏宫,后经历代沙皇对它进一步雕琢、润饰,使得它更加美丽、迷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遭到德国军队的破坏,而俄罗斯的工匠艺人们,几乎是奇迹般地将它从灰烬恢复到今天向世人展示的光芒四射的建筑整体,这又是一个奇迹,而夏宫林园里到处都充满了奇迹。
彼得大帝尤其喜欢凡尔赛宫的喷泉,可由于水源不足,凡尔赛宫的那些喷泉只能在来客人时喷涌,平时没水。彼得大帝很不屑这样的面子工程,亲自设计了一个水压装置,在一座七十多米高的山上筑坝蓄水,用木制的导管连通各种雕塑,利用自然水压形成喷泉,没有水泵,没有动力,三百年来源源不竭。这就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在我们今日看来,20几米高的喷泉太平常了。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眼前的所有喷泉瀑布全靠水的自然压力形成,而非水泵。今天世界各地的喷泉有多少是这样纯天然的泉水,自然地流淌。不论其近乎完美的艺术观赏性还是高超绝妙的技术工艺,均为古今罕见。夏宫的自然喷泉是给我极大地震撼,遥想300前年还没有相应的电力和水泵技术,却能营就出自然和人类浑然天成之智慧杰作,无不让让后人为之感叹。在夏宫林园里行走,耳边常充盈着潺潺的流水声,而我目光所及之处无不是惊愕的神情!
参观夏宫的当天,阳光灿烂。


远处尖顶的建筑,夏宫教堂。
我们可能是从侧门进入上花园的。

夏宫里的喷泉没有借助机械的力量,全凭从山上引水的自然落差而形成。

在喷泉群的圆形水池中央多处有这样的雕像,耸立着《圣经》中描述的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喷泉。
大力士参孙用强有力的双手将狮子的嘴掰开,泉水从狮子口中喷出,高达22米的水柱直冲蓝天,情景壮观、气势磅礴,是夏宫最大的喷柱。这一雕塑象征着俄罗斯在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中战胜瑞典,狮子喻为瑞典,因为瑞典的国徽是一头猛狮。
每一处喷泉都是一个精美的设计,要让泉水自己高高地喷射出来。

大喷泉叫“隆姆松喷泉”,是夏宫的精粹。宫殿前面顺山坡而下、像扇面样打开的庞大喷泉群,金像林立。要下几十嶝台阶,才是喷泉流出的人工运河,直通芬兰湾。现在的喷泉不是24小时都喷涌,有规定的时间。
这就是大宫殿,一座宏伟的两层建筑物,建于1714到1724年,1747到1757年重建。现在宫殿里有许多展览馆在对外展出。

这是夏宫视角最好的地方,从运河的方向看出去便是波兰湾的方向。

据资料介绍,共有37座金色塑像、29座浅浮雕、150个小雕。有150股喷泉、2000多个喷柱就从这些雕像旁边冲天而起,形成一片“大瀑布”(The
Great Cascade),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梯形的金色喷泉。

阳光下这些镀金的雕像,特别耀眼夺目。


沿着运河的方向走去,大约800米便是波兰湾。

眼前好一片纯净的大海呀,只见天际飘着白云。

在海边拍一张照片吧。

除了集中的大喷泉,花园里多处小喷泉。
导游告诉我们圣彼得堡小偷多,小心自己的包要看好。在旅游点我也看到这样的提示,拍照时是小偷工作的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