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难忘的演出(一)
我有一个用手机听音乐的习惯,现在的手机的音响效果很好,更主要的是手机听音乐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凭着记忆上网收索自己喜欢的音乐,还能在多个音乐版本中选择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版本。前几天我在网上收索“小舞剧鱼水情”,发现一个现在改编的版本,非常柔和的音乐不同于当年革命歌曲的节奏:“朝霞一出遍地金,
染透群山果树林.
果满篮来歌满天,,,”这样优美的歌曲把我记忆里的一件事又一次引了出来。
那年我还上高中(1974年),一天下午有个同学问我,你想看铁道兵政治部宣传队演出吗?那个时候铁道兵政治部宣传队在我的心中如同现在的国家交响乐团,能够观看这样档次的演出基本属于天方夜谭。这位同学详细给我说事情的由来,他的一个亲戚是铁道兵,那时正在搞三线建设,这个部队在重庆中梁山煤矿一个工地修铁路,得到消息铁道兵政治部宣传队下基层慰问演出,他能想办法带几个同学去看当晚的演出。那个年代经常看的是一些群众性的歌舞演出,都是属于余业水平的,像现在大妈的广场舞。有一场高水平的文艺演出就在我的眼前,我当然是很想去看的,问题是演出的地点是在建设铁路工地,我们怎么去看?又怎么回家?去演出的地方要先乘郊区公交车,到了中梁山还得走好几里路,那时也没有想这么多,心里装着的是看演出的热情,我们一行四人没有上完下午的课就去看演出了。年轻就是好,不怕犯错,有些事没有完全搞清楚也能去做,如果要想周全可能就没有后面的事了。
等我们赶到工地时已是黄昏时分,看到工地上的人们刚吃过晚饭。那位同学的亲戚找到了,但是他说今晚的演出是在一个临时礼堂,因为看演出的人太多,他没有办法将我们带进礼堂,但他告诉我们一个办法,一种可能,说部队的慰问演出除了慰问官兵还留有一小部分的座位给民工兄弟,如果你们能混入民工队伍进去也行,看演出的民工正在排队等候入场。我们几个同学没有埋怨谁,那就是一个说不准的年代,会出一些不确定的事。我们几个同学一商量也只有这个办法可以试试,反正已经花了这么大的代价了。在那个寒冷的黄昏,在那个熙熙攘攘的工地,我们当时还很冷静,大家约定各自想办法混入正在排队的民工队伍,因为如果我们四个学生模样的人挤在一起肯定是混不过把门的哨兵。我们还约定,如果有人混不进礼堂,也别一个人回家,就在礼堂的门口等到演出结束一起回家。
要想混入民工队伍也不是容易的事,我们的年龄和我们的穿着就很难和民工划上等号,民工和学生的身份很难溶合,好在站队的地方灯光昏暗,我们各自去和民工说好话,记得有我们其中一个同学身上正好带有香烟,我要了一只,我去队伍里最乱的地方去混,去溶合二者之间的身份。等到我混入的队伍开始进场的时候,那心情就像似带着危险品过安检一样,大气都不敢出。民工队伍要经过军人的检察才能入场,有十几米通道两边是军人,正当我要走到礼堂门口时,后边乱哄哄的吵嚷起来,也许是军人的注意力不在我这里,也许是看出我有点问题只是没有把我捞出去,呼儿嗨哟,我进礼堂了。(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