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化的小众电影《百鸟朝凤》
大众化的小众电影这个形容是我杜撰的,我得解释一下。电影《百鸟朝凤》拍摄手法和八十年代的电影拍摄手法相似,没有让人有难懂的内容,没有什么电影特技,电影技术很大众化。现在像《百鸟朝凤》没有电影特技的电影却只有小众才喜欢。多数人喜欢或者少数人喜欢的电影,并不能说明电影就怎么样,只要是喜欢看电影的人,自己能看到自己喜欢的电影才是最重要的。
我喜欢《百鸟朝凤》这部电影,首先这部电影的音乐很美,电影不能没有好的音乐,一部电影放映过后电影音乐还长久让人记忆。《百鸟朝凤》唢呐声透到观众的心里去了,不是看这部电影,还从没有这样细细地口味过唢呐的声色。看这部电影我总会联想到《海上钢琴师》二部电影的精神上有相似之处。
吴天明导演在这部电影中选择了二小演员,能把小演员的戏拍好是见功力的。电影中有个情结,焦师傅要确定他的传人了,选择谁?观众和导演和焦师傅的选择一定是高度重合的,这就是导演的功力。现在看到《百鸟朝凤》这样风格的电影不多,和前些年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的风格相似,看似平淡的剧情却处处透着人生的哲理。
电影《百鸟朝凤》大部分的时间是淡化了社会的背景,没有刻意去解读社会背景,我想这是电影的高明之处,电影的主线是人物关系,人物的内心变化,当背景不重要的时候就虚幻,当需要的时候又表现出来,在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已是向钱看的年代,这时电影将经济大潮的背景贴上去了,电影没有回避现实,唢呐吹不过现实的冲击,但我们看到依然有人愿意坚守。
我知道吴天明导演是从看他的电影《人生》开始,那是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后来他的电影《老井》到《变脸》我都一直喜欢。从他一路拍的电影过来,看得出他是一位很执着的导演。他走了,但愿他在天堂还有电影相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