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是一种教养

(2015-12-22 14:39:41)
分类: 生活随笔
吃是一种教养 
   
衣食住行是每个人每天都要经历的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都变成了个人的经历,个人的经历又在伴随着个人的成长。衣食住行几件事情中我对吃有种很顽固的信念,逐渐地认识到吃是一种文化,有关个人的教养,吃也包含着深刻的智慧。 
   
我从记事起就经历一个食物不丰富的年代,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记忆是吃不上好东西,吃肉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平时虽说不是清汤寡水,但是要同比现在的减肥食品比肯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文革年代,吃饭的时候在饭碗里随便检一点菜放在饭上边就可以端着碗到外边去吃了。没有什么吃的菜,也就没有什么好烧的菜。我家的一个亲戚是我的长辈,他在那个年代做饭却不马虎,总是一丝不苟。他洗菜总比别人家洗得干净,切菜大小整齐划一,就算是炒冷饭也会比别人炒得透炒得热,虽然是简单的饭菜他却烧得十分认真,好像朴素的饭菜在他的手下都有了尊严。后来,“三中全会”后去他家,他拿出了与吃有关的小物件,有敲核桃专用的小榔头,有供吃瓜子用的小夹子,有吃螃蟹一整套专用工具。我知道原来吃还可以如此认真。他对待吃的态度和他的的性格一样每件事都很仔细,他的为人也很认真。 
 
 我下乡到农村当知青,我隔壁老乡家吃饭前有一个规定动作,他们家每餐饭(也许是杂粮)煮好后都放在灶台上摆一会,说是供灶神菩萨。虽然吃的东西很简单,灶台上无非是放个装有食物的几只大小碗,但是他们的进餐以前总有这样一个仪式,自己吃饭前先供灶神菩萨,可以看得出他们对对食物有敬畏之心。虽然那时没有粮食可浪费,我相信他们现在也绝不会浪费粮食的。 
 
 有的人做事很随便,吃东西也却不肯吃亏。小说《围城》里就说方鸿渐从小就喜欢吃粽子尖尖,粽子尖尖香也容易煮熟。从吃的上面就反应出他喜欢占点小便宜。多年前我的一位上海朋友,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总是不会先出手,他会先观察,果盘上来他会问吃过的朋友甜不甜,蒸好螃蟹摆上桌的时候,他会注意观察公母是怎么摆放的,也许这是他的幽默,也许是他的小自智慧,反正他不喜欢吃亏。 
 
 记得90年我和朋友一次公差从福建石狮赶往漳州,路途中遇上大雨,当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二点,接待我们的单位一直再等我们吃中饭,我们坐下来就只顾自己吃了起来,也顾不得主人家还没有上桌,这时有人提醒了一句说主人还没有上桌。那一句提醒我一直记忆到现在。 
   
我相信,一个在吃上讲求道德有涵养的人,骨子里的灵魂是高尚的,虽然吃饭是每天经历几次,但对待食物的态度却是严肃认真的事,严肃到它是文化的反映,认真到它在不经意间,就毫不留情地显示了你的教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