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生活
前些天我从南京乘动车去利川市的苏马荡(村)朋友家避暑,那里海拔高度在1500米,天生就是一处避暑的好地方。利川这个地方太小了,可能好多朋友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前年才通火车,利川属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大山之中,县城里的道路也和别的城市一样宽畅,我留意观察这个小城里生活和长三角地区有些怎样的差别。
我感觉到小城市的生活节奏明显比大城市要慢,经常能看到街道边几个人坐在小板凳上什么也不干,好像在巴望街上出点什么热闹。县城里的人朴实,我乘坐火车站的小三轮车,师傅给我介绍利川的风土人情,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我们之间不像是有买卖的关系,当我向他问路,他会很详细告诉你怎么走,我能体会到他的热情。苏马荡的海拔比利川高400米左右,听说这里的原住民才500多人,可现在有十多万旅游者居住在这里,每天都如同赶集一样熙熙攘攘,路边随处都摆地摊的,一下子又回到了七八十年代。苏马荡小面积住房卖得火,十几万一套,有没有土地证就不清楚,反正这样的价格满足了一些人花钱不太多又增加了一套自已住房的心理享受。苏马荡的十几万候鸟每年在这里大约生活二到三个月,其余的时间这是一个巨大的空巢。
我感受较深的是这里的管理也停留七八十年代。从苏马荡乘车到利川,要经过一处交通检查站,对付检查超员的办法很简单,在检查处前30米处停车,由售票员带领中巴上无座位乘客超过检查站再上车,每辆车都是同样的办法通过“封锁线”。这样的喜剧好像交警和乘客都满意,也算是双赢吧。
回头来说说大街上的三轮车,我询问骑三轮车的师傅要办理有关载客手续吗,他们说不用办,只是停在车站要被城管员赶走,只要三轮车在运动便没有事。我看这项规则很人性化的。
我在火车站候车也很有感慨,候车大厅广播里的内容和语调是那样的生硬,好像那里的工作人员真正认为自己是管理者,而不是要为乘客服务。广播里讲什么车次开始检票,什么时候停止检票,从不带一个“请”字。在月台上等车耳边能听到的是车站工作人员命令的口气叫喊候车人不要乱跑。也许是这里的人们习惯了,习惯了命令和被命令。
我总是感觉小城市的管理者没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而生活在这里人们的尊严也比大城市要少。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政建设,都没有比让生活得有足够的尊严更重要,如果说城市进步的标志,那应当是人们生活得越来越有尊严。有一句电影台词:生活要不受别人指使该多好。
加载中,请稍候......